運動障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運動障礙 | |
---|---|
運動障礙,主要指自主運動的能力發生障礙,動作不連貫、不能完成,或完全不能隨意運動。
簡介
隨意運動興奮、抑制或不能由意志控制的現象,常見於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障礙、外傷等。運動功能有隨意運動和不隨意運動兩類。隨意運動是有意識的,能隨自己的意志進行的運動,又稱自主運動。[1]
不隨意運動指內臟運動神經和血管運動神經所支配的心肌、平滑肌的運動,是不經意識、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運動。一般所說運動指隨意運動而言。運動神經系統指錐體系統、錐體外系(紋狀體-蒼白球系統)和皮質-腦橋-小腦系統,而由周圍運動神經元發出衝動控制骨骼肌的活動。
主要類型
肌肉隨意運動能力喪失。主要類型有以下幾種:
1.痛性運動障礙。見於癔症。[2]
2.間歇性運動障礙。見於血管性病變,肢體血液循環障礙,運動中肌肉不能得到相應的血液供應,因而發生運動障礙,休息或暫停運動後又可改善。
3.職業性運動障礙。屬於職業性精神官能症。由於心理因素,患者一從事其職業所要求的運動時,就會出現肌肉痙攣或無力,以至不能運動或運動障礙,停止該種運動或做其他運動時則無運動障礙。
4.面-口運動障礙。是一種專門累及面部肌肉的遲髮型運動障礙,多有藥物引起。
5.遲發性運動障礙。面頰,口及頸部肌肉不自主的.典型的重複運動,主要有長期服用精神鬆弛劑,抗精神病藥物所致,常見於老年人,停藥後可能長時間仍不能緩解。
6.運動傳導通路病變引起的運動障礙。包括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的運動障礙和下運動神經元引起的運動障礙。
7.椎體外系統病變引起的運動障礙。患者肌張力增高,全身肌肉僵硬,故運動笨拙,精細運動困難,行走緩慢,步態慌張,表情呆板。常見於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綜合症.肝豆狀核變性等。
8.肌肉病變引起的運動障礙,重症肌無力,進行性肌萎縮等。
9.骨骼病變引起的運動障礙。
10.與情緒緊張引起的運動障礙。通常在睡眠時消失。
類型
隨意運動的增多表現為不自主運動及精神運動性興奮;隨意運動的抑制有精神運動性抑制及癱瘓;運動的不協調即為共濟失調。
癱瘓
從大腦皮質運動區到骨骼肌整個上下運動神經元任何部位的損害均可引起癱瘓。肌力完全消失者為完全性癱瘓。肌力減退者,即保留一定程度的運動功能者為不完全癱瘓。按照癱瘓的部位可區分為單癱、偏癱、截癱、四肢癱。
單癱是一側面部、一支肢體的運動障礙。單癱可由周圍性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也可由大腦皮質和運動中樞損害所引起。偏癱是指左半身或右半身的運動障礙。呈中樞性癱瘓是最有代表性的運動障礙。常由腦出血或腦梗塞引起。
有時偏癱呈所謂的交叉性偏癱,即出現一側的顱神經損害,如動眼神經麻痹(大腦角的損害)、面神經麻痹(橋腦的損害)或舌下神經損害(延髓的損害)和對側上下肢的偏癱。交叉性偏癱指明損害的部位是在腦幹,且多由腦幹腫瘤或腦寄生蟲引起。
截癱是指下半身或雙下肢的癱瘓,而兩側上下肢的癱瘓為四肢癱。截癱是脊髓兩側錐體束同時損害的結果,故常見於脊髓外傷或脊髓炎等。在腦損害時(如大腦性癱瘓)或對稱性周圍神經損害時也可有截癱或四肢癱。脊髓損害所致的截癱,常有特殊的痙攣步態,深反射亢進,出現各種病理反射。可見於脊髓外傷、脊髓腫瘤、肌萎縮側索硬化,遺傳性痙攣性截癱,脊髓空洞症等疾痛。
中樞性癱瘓,即為上運動神經元(從大腦皮質、錐體束至脊髓前角運動細胞)損害所致的癱瘓,,表現為痙攣性癱瘓、肌張力增高、肌腱反射亢進、癱瘓側的淺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減低或消失,並出現病理反射,如巴賓斯基氏征、霍夫曼氏征陽性。
但急性發病的中樞性癱瘓,初起時為弛緩性癱瘓,是錐體束休克的表現。約2、3周後表現為痙攣性癱瘓。中樞性癱瘓見於腦血管疾病、腦腫瘤、顱內占位性病變等。周圍性癱瘓由下運動神經元(前角細胞或顱神經運動核)、外周神經、神經肌肉聯接點等部位損害引起,為弛緩性癱瘓,出現肌張力降低,深反射減低或消失。
持久而嚴重的癱瘓可伴有肌肉萎縮。肌肉本身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縮與肌無力或癱瘓的程度相平行。周圍性癱瘓有時可伴有肌肉顫動。由前角細胞損害引起的弛緩性癱瘓,多見於脊髓灰質炎、某些脊髓炎、外傷等。由末梢神經損害引起的癱瘓見於外傷壓迫、感染、中毒性神經炎等。此外血鉀異常可致周期性癱瘓,癔病亦可出現癱瘓,重症肌無力患者的肌肉反覆應用後因疲勞而癱瘓。
精神運動障礙
是大腦皮質運動中樞與其他精神中樞之間的聯絡功能障礙所引起的。如精神運動性興奮(隨意動作和言語顯著增加)和精神運動性抑制(動作和言語顯著減少),多見於精神障礙(見行為障礙)。失用症指失去正確運用物體完成有目的的動作的能力,或由於對動作的記憶障礙以致喪失精細動作的能力,或完成粗大動作也欠靈活(見失用)。
共濟失調 運動的協調是通過小腦前庭系統、深感覺、錐體外系統等共同協作的結果。因此,以上結構的損害會使運動的協調障礙。小腦蚓部病變引起軀幹平衡障礙,小腦半球損害引起病側肢體協同運動障礙、辨距不良、動幅過度和意向性震顫。感覺性共濟失調患者不能辨別肢體的位置和運動的方向,從而無法正確執行自主運動。前庭性共濟失調以平衡障礙為主。一般大腦性(如額葉性)共濟失調的程度不如小腦性共濟失調那樣嚴重。
不自主運動 肌肉的一部分,一塊肌肉或一群肌肉的不能隨意控制的,無目的的運動。肌束震顫是脊髓前角細胞或脊神經前根受刺激而引起的個別肌束細小而迅速的收縮。痙攣是一組或多組肌肉的不自主收縮。陣攣性痙攣為突然的、短暫的、重複的肌肉收縮。強直性痙攣為持續較久的肌肉收縮。痙攣多見於癲癇大發作。抽搐是一組肌肉重複的、刻板的收縮,如眨眼、聳肩、轉頭等動作,大多為習慣性動作。
震顫、舞蹈樣動作、手足徐動和扭轉痙攣等不自主運動屬錐體外系運動障礙。震顫是軀體某部分不自主的、有節律的抖動。出現於肢體靜止狀態者稱靜止性震顫,可見於帕金森氏綜合徵。在肢體運動中出現的震顫稱意向性震顫,多見於小腦病變。
舞蹈樣動作是一種迅速多變的,無目的的、無規律、不對稱、動幅大小不等的不自主運動,常由基底神經節(錐體外系)病變引起。手足徐動是手指或足趾間歇的、緩慢的、扭曲的蚯蚓蠕動樣的伸展動作,由紋狀體病變引起。扭轉痙攣是軀幹及四肢近端緩慢強烈的怪異的扭轉,可見於基底神經節,尤其是尾狀核及殼核的病變。
治療原則
首先要鑑別是器質性還是功能性癱瘓。對功能性癱瘓需暗示治療,並配合針刺療法,物理治療等。對器質性癱瘓在明確診斷後進行病因治療。當有呼吸肌癱瘓出現呼吸困難時需用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並予氧氣吸入,保持呼吸道通暢。咽部肌肉癱瘓出現吞咽困難時下鼻管鼻飼以維持營養。
癱瘓的恢復期應進行針灸、理療、神經細胞活化劑、維生素 B族藥等綜合治療。以及康復治療。對不自主運動在進行病因治療的同時可配合鎮靜藥和肌肉鬆弛藥。對癲癇患者採用適當的抗癲癇藥以控制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