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達魯古城之戰

達魯古城之戰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達魯古城之戰

時間: 遼天慶五年,1115年

地點: 達魯古城

達魯古城之戰於金收國元年(遼天慶五年,1115年)正月,在金遼戰爭中,金軍於達魯古城(今吉林扶餘西北土城子)以少擊眾,大敗遼軍的作戰。[1]

目錄

戰事簡介

天慶四年,遼軍反擊女真起兵進攻,於寧江州之戰(今吉林扶餘北伯都納古城)、出河店之戰(今黑龍江省肇源西南)兩戰皆敗後,天祚帝耶律延禧驚懼,急遣都統耶律斡里朵、左副都統蕭乙薛、右副都統耶律章奴等率號20萬騎兵、7萬步卒馳趨達魯古城戍邊。次年正月初一,女真完顏部都勃極烈(金官名,大部長)完顏阿骨打稱帝(是為太祖),改名旻,建大金國,年號收國。初五,金太祖率軍往攻黃龍府(今吉林省農安),兵臨益州(今吉林省農安北小城子),遼益州守軍棄城逃往黃龍府。太祖聞遼重兵在達魯古城,遂轉兵迎戰。至寧江州西,遼遣僧家奴前來議和,未果。二十九日,金軍進逼達魯古城,太祖先率眾將登高觀察遼陣虛實,見遼兵雖多,但陣散情怯,他一面指出"遼兵心二而情怯,雖多不足畏"(《金史·太祖紀》),打消眾將的疑懼;一面指揮女真兵搶占高阜列陣,以便居高臨下結陣馳擊(用騎兵衝擊)。令完顏宗雄率右翼先出,擊遼左軍。其勢驍猛異常,遼左軍很快就被沖亂並向後敗退。太祖乘完顏宗雄力戰之際,又命左翼迂迴遼軍陣後,同時以完顏婁室、完顏銀術可軍直衝遼軍中堅。完顏婁室等九陷遼陣,力戰退出。金將完顏宗翰沉不住氣,請求阿骨打投入中軍相助,太祖乃命完顏宗干出中軍為疑兵,分遼軍兵勢。遼軍陣亂,完顏宗雄抓住戰機猛攻遼右軍,遼軍敗退,入城自保。次日黎明,遼軍突圍北逃。金軍逐北至阿婁岡,盡殲遼軍步卒後班師。

完顏阿骨打

完顏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女真族,漢名完顏旻[mín],會寧府會寧縣(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金朝開國皇帝,金世祖完顏劾[hé]里缽的兒子,母為翼簡皇后拿懶氏。

自幼力大無比,精於弓矢。 遼天慶三年(1113年)為女真各部的都勃極烈(都部長)。 天慶四年(1114年),起兵反抗遼朝。連敗遼兵於寧江州(今吉林扶餘東面南小城子)、出河店(今黑龍江肇源)。 收國元年(1115年),建國"大金",年號"收國",建都會寧府,加號大聖皇帝。次年,改元天輔。在位期間,把猛安謀克制度改革為軍事行政組織。取遼黃龍府(今吉林農安),擊潰遼天祚帝親征軍。次年擊滅渤海人高永昌軍,招降保(今朝鮮新義州北)、開(今遼寧鳳城)等州的系遼籍女真人。天輔三年(1119年)命完顏希尹創製女真文字。四年,取遼上京(內蒙古巴林左旗)。六年,取遼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南京(今北京)。

完顏阿骨打作為女真部落聯盟首領,完成了建國、滅遼兩件事業,推動女真族的歷史進入一個新時期。天輔七年(1123年),西逐天祚帝,病死途中。廟號太祖,諡武元皇帝,墓號睿陵。 皇統五年(1145年),累諡"應乾興運昭德定功睿神莊孝仁明大聖武元皇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