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赤水野海棠

中文學名:赤水野海棠

拉丁學名:Bredia esquirolii

(Levl.) Lauener

別 稱:小貓子草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目:桃金娘目Myrtiflorae

科:野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

亞 科:野牡丹亞科 Melastomatoideae

族:蜂鬥草族 Trib. Sonerileae

屬:野海棠屬 Bredia

組:矮野海棠組 Sect. Sinobredia

赤水野海棠,別名:小貓子草,拉丁文名:Bredia esquirolii (Levl.) Lauener. 為雙子葉植物綱野牡丹科野海棠屬亞灌木,分布於中國四川東南部及貴州西北部。[1]

目錄

赤水野海棠形態特徵

赤水野海棠 亞灌木,高約20厘米,稀達50厘米;莖圓柱形,具分枝,幼時鈍四棱形;與葉柄、花梗花萼均密被柔毛及腺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長5-10厘米,寬3-5.5厘米,邊緣具細鋸齒,齒尖具刺尖,具微柔毛狀緣毛,基出脈7條,近邊緣的兩條不甚明顯,幼時兩面密被微柔毛,以後略有脫落,葉面基出脈及側脈平整,背面脈均隆起,細脈不明顯;葉柄長1-3厘米。

聚傘花序頂生,有花3-7朵,長1-2厘米,花梗長約14毫米;花萼鍾狀漏斗形,管長約5毫米,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兩面被微柔毛,邊緣具腺毛;花瓣紅色或紫紅色,卵形,1側偏斜,頂端急尖,外面上半部被微柔毛,長約10毫米,寬約6毫米;雄蕊4長4短,長者長約18毫米,花葯線狀披針形,微彎,長約7毫米,藥隔下延成柄,長約1.5毫米,短者長約10毫米,花葯披針形,長約5毫米,基部具小瘤,藥隔下延成短距;子房半下位,卵形;頂端具膜質冠,冠緣具齧蝕狀細齒,具腺點。

果未詳。花期約6月。

赤水野海棠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約800米的山間陽坡或林下。

赤水野海棠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東南部及貴州西北部。模式標本采自貴州赤水河

赤水野海棠屬下種類

Bredia esquirolii (Levl.) Lauener in Not. Bot. Gard. Edinb. 31: 398. 赤水野海棠 1972, p. p.——Barthea esquirolii Levl.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1: 494. 1913——Barthea cavaderiei Levl. 1. c. 8: 61 1910, quoad specim. J. Esquirol 1581.

11a.赤水野海棠(原變種)小貓子草(四川) var. esquirolii.

本種與紅毛野海棠B. tuberculata (Guillaum.)Diels相近,二者的主要區別是,本種小枝、葉柄、花萼密被柔毛及腺毛,或僅被柔毛等,可以區別。

11b.心葉野海棠(變種)山紅活麻、罐罐草(四川重慶)、雞窩紅麻、向天葫蘆、紅水麻葉

var. cordata (H. L. Li) C. Chen, 植物研究, 4 (3): 40. 1984.——Bredia cordata H. L. Li in Journ. Arn. Arb. 25: 24. 1944.

本變種與前者的區別是,本變種小枝被微柔毛;葉片通常較小, 赤水野海棠 長3-6厘米,寬1.7-3.5厘米;葉面被極疏的糙伏毛,背面被微柔毛,以脈上為多且明顯;花較小,花瓣長約6毫米,雄蕊長者長約11毫米等可以區別。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四川(西北部至西部)。生於海拔約600米的山坡林下濕潤的地方,或林緣草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雅安

全株供藥用,用於刀傷止血。

相關的種

赤水野海棠 Bredia esquirolii (H. Lév.) Lauener   心葉野海棠(變種)Bredia esquirolii (H. Lév.) Lauener var. cordata (H. L. Li) C. Chen   赤水野海棠(原變種)Bredia esquirolii (H. Lév.) Lauener var. esquirolii   長萼野海棠Bredia longiloba (Hand.-Mazz.) Diels   小葉野海棠Bredia microphylla H. L. Li   圓葉野海棠Bredia rotundifolia Y. Liu & C. H. Ou   紅毛野海棠Bredia tuberculata (Guillaumin) Diels   雲南野海棠Bredia yunnanensis (H. Lév.) Diels

參考來源

  1. 赤水野海棠,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