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賦得自君之出矣

《賦得自君之出矣》是唐代宰相[1]張九齡創作的一首五絕。此詩是作者遠行想到家中妻子有感而作。

《賦得自君之出矣》
唐代宰相張九齡創作的一首詩

此詩描寫了丈夫遠行的妻子在家中的孤單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詩人用月亮的比喻表達含蓄、婉轉的思念,形象生動,充滿生活氣息。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賦得自君之出矣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張九齡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原文

《賦得自君之出矣》[2]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白話譯文

自從你離開家鄉遠行,我再不去動破舊織機。

想念你猶如天邊圓月,一夜一夜減弱了光輝。

詞句注釋

⑴賦得: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之詩,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自君之出矣」是樂府詩雜曲歌辭名。

⑵君之出矣:夫君離家。之,助詞,無實際意義。矣,了。

⑶不復:不再。理殘機:理會殘破的織布機。

⑷思:思念。滿月:農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

⑸減:減弱,消減。清輝:指皎潔的月光。

作品鑑賞

此詩是賦得體,無論是賦詩得題,還是賦詩得句,總之是擬作。自六朝至唐代,擬此者代不乏人。詩人擬之,自是一次學詩演練。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離家遠行而未歸,表明了一個時間概念。良人離家有多久,詩中沒有說,只寫了「不復理殘機」一句,發人深思:首先,織機殘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離家已很久,女主人長時間沒有上機織布了;其次,如果說,人去樓空給人以空虛寂寥的感受。那麼,君出機殘也同樣使人感到景象殘舊衰颯,氣氛落寞冷清;再次,機上布織來織去,始終未完成,它仿佛在訴說,女主人心神不定,無心織布,內心極其不平靜。

以上,是對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紹,接着,詩人便用比興手法描繪她心靈深處的活動:「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古詩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婦的消瘦形象,寫得相當具體突出,而在這裡,詩人用皎皎明月象徵思婦情操的純潔無邪,忠貞專一。「夜夜減清輝」,寫得既含蓄婉轉,又真摯動人。比喻美妙貼切,想象新穎獨特,使整首詩顯得清新可愛,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名家點評

《唐詩歸》:鍾雲:此題古今作者,畢竟此首第一。

《詩筏》:「滿」字、「減」字纖而無痕,殊近樂府。

《詩法易簡錄》:題本六朝,而特出巧思,亦得《子夜》諸曲之妙,若直言稍減容光,便平直少味,借滿月以寫之,新穎絕倫,其思路之巧,全在一「滿」字。

作者簡介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諡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3]

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母喪奪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舉止優雅,風度不凡。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後世人所崇敬、仰慕。 張九齡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齡為張說所獎掖和拔擢,張說去世後,他又於開元二十一年輔佐玄宗為宰相。作為開元盛世的最後一個名相,他深為時人所敬仰,王維、杜甫都作有頌美他的詩篇。他曾辟孟浩然為荊州府幕僚,提拔王維為右拾遺;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獻給他,未能如願,晚年追憶,猶覺得可惜(見《八哀詩》)。 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儀鳳三年(678年)出生於世代仕宦的家庭。曾祖父張君政,曾任韶州別駕;祖父張子虔出任過竇州(治所在今廣東信宜縣)錄事參軍;父親張弘愈,曾為新州索盧縣(今廣東新興縣南部)縣丞。

張九齡幼時聰明敏捷,擅長寫文章。9歲知屬文,13歲能寫出好文章,時用書信干求廣州刺史王方慶,王方慶非常讚賞他,說: 「這個人一定能有所作為。」王方慶的讚嘆,對鼓勵他立下遠大志向有積極作用。 張九齡是一位詩文俱佳、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尤以詩歌藝術成就為高。在唐代詩壇上,他是繼陳子昂之後,力排齊梁頹風,追蹤漢魏風骨,打開盛唐局面的重要一人。可以說,他以其詩歌創作和政治地位,影響了一代詩歌的發展。嶺南豪邁亢直的民風,他本人耿介不阿的性格,使他的詩歌創作體現出「雄厲振拔」、「骨峻神竦,思深力遒」的勁健風格,又別具一種「雅正沖淡」的盛唐氣度。以下這首《望月懷遠》可窺豹一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天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唐代,嶺南尚在開化之中,張九齡的詩歌創作成就,對嶺南詩派的開創、形成和發展壯大,起了啟迪作用。後起廣東詩人,如宋代余靖、元末南園五子、明代南園後五子、明末清初的嶺南三大家以至清代的黎簡、宋湘,在他們的詩歌中,都可以有形無形地見到張九齡的影響,逐步形成嶺南詩派的獨特風貌。清人屈大均在論及嶺南詩歌的兩大流派時,曾說:「粵人以詩為詩,自曲江始;以道為詩,自白沙始。」這是很中肯的。張九齡文集《曲江集》仍留傳後世。[4]

視頻

開元盛世的宰相張九齡,真乃著名詩人一代名相

賦得自君之出矣

參考資料

  1. 唐朝歷史之宰相張九齡 樂阿伊 ,發布時間; 18-05-0411:37
  2.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學習網 ,發布時間;2015-02-16 14:22
  3. 張九齡簡介 古詩文網
  4. 「張九齡」詩詞全集(199首)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