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賈新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賈新華
國籍 中國
職業 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副院長
知名於 山東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

賈新華,男,醫學博士在讀,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科副主任,山東中醫藥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感染與危重症研究室主任,山東省中醫肺病學泰山學者崗位骨幹成員,山東省第一批五級師承繼承人。學術方面目前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並多次在全省、國家級學術會議上進行大會發言。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十餘年來,一直受到患者的好評,並多次被醫院、濟南市衛生局所表彰。專業方面精益求精,2010年前往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進修學習,2015年9月至今前往紐約大學蘭貢醫學中心訪學。10餘年來先後7次獲得各種科研獎勵,其中山東省科技廳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三項;山東省醫學會、中醫藥學會獎勵各1項,並在各種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

請戰書

2020年1月24日下午,正當人們沉浸在春節來臨的歡樂祥和氣氛中時,省衛健委下發通知,緊急徵調省立醫院、齊魯醫院等7所省級駐濟三甲醫院醫生,組建赴武漢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隊,奔赴疫情抗擊最前線。一時間,7所醫院醫護人員紛紛寫下請戰書,「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在重大疫情面前,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感令人致敬![1]

「我報名!」

「我參加過抗擊非典,我有經驗!」

「我參加過汶川地震救援,優先考慮我!」

「疫情如軍情,你我責無旁貸!」

「請命赴前線,家國都要安!」

「我是共產黨員,在國家需要面前義不容辭!」

經過慎重篩選,醫院最終在報名醫護人員中選出6人,組建第一批赴武漢醫療支援隊。第一臨床學院副院長、醫院肺病科副主任醫師賈新華就是其中一員。[2]

24日晚上9點多記者聯繫到他時,他正在收拾準備隨時出發的行李。其實在緊急動員令下發前,作為一名呼吸專業的醫生,還是一名黨員,看到武漢防控形勢嚴峻,武漢當地醫療資源不足,賈新華就已經向院黨委寫下了請戰書,「如果組織需要我,我願意第一個衝上前線,去支援武漢……」

24日動員令下發,賈新華第一時間報名。「當時接到要去支援的電話,我們正在吃團圓飯,父母一聽到當場就落淚了。妻子是醫務工作者,又是一名軍人,她非常支持我,所以我去支援在家庭方面是沒有障礙的。但我知道家人肯定會擔心,所以我很感謝他們。孩子問了我一句話,讓我現在都很感觸,他說:『爸爸,你會不會死』,我對他說『孩子,這個問題爸爸沒法回答你,但我一定會做好防護,安全回來。』」

「現在處於待命狀態,但我覺得可能很快就要走了,因為江蘇和上海等地的醫生已經去武漢了。在疫情面前,只要我們眾志成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去支援,去前線,這是我們的職責。」賈新華說。

征戰掛隊武漢

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隊所在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兩個病區總共分了3個醫療組救治患者,截至1月31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100張床位已經飽和。其中輕症重症均有,年齡跨度也比較大,年老的有80多歲,最年輕的20多歲,醫療隊正在全力醫治。[3]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接到山東省衛健委通知,山東省支援湖北醫療隊今晚在濟南遙牆機場集合。

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副院長、肺病科副主任醫師賈新華、東區ICU副主任醫師郝浩、肝病科主管護師車憲科應徵出發! 賈新華任普通患者救治醫療隊1組醫師組長,車憲科任4組護理副組長。

25日晚上20點,送行儀式上,賈新華代表全體醫療隊員鄭重承諾:作為山東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此次醫療救治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全體醫療隊員必當以仁心仁術扶危渡厄,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下午17:30,醫院還在東院區(千佛山院區)為醫療隊舉辦了出征儀式。院長任勇、黨委副書記朱琛,副院長張貴仁薛一濤李吉華,第一臨床學院副院長李剛及相關部門、科室負責人參加儀式。任勇為醫療隊授旗,並動情地表示:「歲月靜好的背後,一定有人負重前行,我代表大學副校長、醫院黨委書記莊嚴同志,代表醫院向大家致敬!希望你們以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圓滿完成國家交給的任務,與湖北人民共克時艱,同時做好個人防護。醫院會努力做好後勤保障工作,解除大家的後顧之憂,期待你們平安凱旋!」

奔赴戰場

根據最初的安排,我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是要進駐市黃岡市傳染病醫院的,但這家老牌醫院要想改造出一間ICU隔離病房都十分困難。於是,他們決定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看看。「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硬件條件稍好一些。」賈新華說,作為一個新院區,那裡只完成了主體工程和室內外裝飾裝修,很多硬件設施距離一個傳染病醫院的投入使用標準還有不小的差距,「必須抓緊改造」。 考察完回到住所,山東醫療隊緊急召開各組組長商討會,決定當晚進駐區域醫療中心,緊急研究改造方案。簡單吃過晚飯後,19:30分左右,當醫療隊員再次走進醫療中心大廳時,正在打掃衛生的當地誌願者立馬停了下來,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他們齊聲喊着「感謝山東,武漢必勝,黃岡必勝!」 賈新華在日記中記錄下了這感人又振奮的一幕。

賈新華連續值班26個小時,下夜班後,繼續與相關人員討論輕重兩區病房的規劃和醫治工作,一切安排妥當後,才趕回住宿賓館休息一會兒。在1月29日晚召開的臨時黨支部擴大會議上,宣布經山東省疫情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批准,由賈新華擔任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會後,賈新華又召集組長進行了第一次工作會議,研討工作心得、體會和不足,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晚上22:00,醫院臨時通知晚上要轉運病人,考慮到病人數量較大,他便和五組組長莊步輝跑去病房幫忙轉運,共同接收新患者。經過一夜奮戰,輕重兩區病房接近飽和。

賈新華介紹,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隊所在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兩個病區總共分了3個醫療組救治患者,截至1月31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100張床位已經飽和。其中輕症重症均有,年齡跨度也比較大,年老的有80多歲,最年輕的20多歲,醫療隊正在全力醫治。

進入「陣地」不敢喝水,數十名隊員寫下入黨申請。 1月28日隨着一輛救護車呼嘯着開進院區,第一個病人正式轉入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戰鬥正式打響。 病人進入醫院前兩三個小時,賈新華就不敢再喝水了,因為穿上數層密不通風的防護用品,上廁所將是一件難事。而更重要的是,上一次廁所就會「浪費」一套本已十分緊缺的防護用品。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他把首批接診醫生的班排給了自己,接下來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他需要及時總結經驗給後面的同事。確診、病情評估、開處方、病房安排……賈新華忙碌地接診着前來的患者,有的甚至是整車接了過來。

28日22:00,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正式開始接收病人,接診的醫生們三個小時輪一次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給自己排了首批接診的班,及時總結經驗和不足,完善工作機制,有些注意事項,也要提醒後面輪崗的同事們。

29日凌晨1點,我走出了隔離病房,身上已經濕透了,第一次在傳染病房呆這麼久。這三個小時內,一共來了21位病人,全部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最小的37歲,年紀最大的已經80多歲了,其中還有幾例重症患者。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樣緊急、大規模的傳染病患者,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和挑戰。他們有的顫顫巍巍仍然堅定地抱着氧氣瓶向前走,我能感受到他們對生存的迫切渴望,我必須為他們戰鬥到底。

確診、病情評估、開藥方、病房安排……越是緊急的時刻,越是要平穩不能亂,尤其做好個人防護,這是應對一切情況的底氣。對於每一位我接收的患者,我都根據他們的病情,開了不同的中醫藥方,發揮中醫藥在治療上的優勢。對於重症患者,我也有自己的擔憂,但能做的就是拼盡全力去救治他們。

跟輪崗的醫生交接完,走出傳染病房,我看了看時間,已經是凌晨兩點多,再過一段時間,我就正好工作24個小時了。這一天,幾乎沒有一刻能停下來。

28日早上6點因為擔心前線的情況,我就睡不着了。當我們到達中心時,雖然連夜趕工改造,可條件並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消毒物資不夠,隔離病房標準和醫護人員的防護標準還需要加強……在衛建委領導的帶領下,與當地指揮部進行一系列的溝通,立馬對現有的情況再次進行改造,到了中午,部分病房終於能夠初步達到接收標準。到了下午,我們的醫護人員一起整理病區環境,規範好清潔污染區域,等全部忙完已經到了晚上8點多。與我們昨天看到的像是「工地」的中心相比,一天之內,就完全換了一個樣子。

可是看着這座忙碌的醫療中心,我為我們的魄力和執行力感到自豪,有這樣的團隊並肩作戰,這讓我對以後的工作更加自信。

直到現在,各種電話還是接連不斷,對於大家,很多人也都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情況。我決定再在現場盯一段時間,有什麼問題,我在現場能夠幫大家及時解決應對好,再放心離開。

此刻,已經是29日凌晨三點,黑暗一分一秒地流逝,黎明一定快要來了。

有序進展

作為一個新院區,有了制度才有了秩序,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調動起所有醫務人員的能力。前幾天完成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改造,以及患者的接收,目前患者的生命體徵都已經穩定。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仍然有一些流程不夠完善,急需一套制度來規範。

作為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嘗試把山東省中醫院正在推行的「6S」管理法應用到中心的管理,比如在昨天的工作會議上,把感控問題、管理問題和工作組織構架問題一一作了梳理,成立了兩個普通患者救治組、一個重症醫學救治組和一個院感控制組,把每個人的任務和職責落實到位,各司其職。

今天下午,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明顯地改善,漸漸有了秩序。

賈新華也在這個過程中反思,前兩天自己那麼疲憊,一方面是工作確實繁忙,需要儘快適應新院區的環境;另一方面也是各方面規章制度不到位,每個人的責任不明確。各方面的工作形成制度規範後,大家就漸漸會形成習慣,最後內化為個人的素養,一切就會漸漸步入正規。

醫療中心四層兩個病區已經飽和,秩序漸漸穩定之後,就要考慮從量到質轉變了,推進病區的精細化,讓每個患者都得到個性化、精細化的治療。

為了加大中醫藥在肺病治療中優勢的發揮,將醫療隊中的幾名中醫召集一起進行討論。在救治病人的過程中要不斷思考,爭取做出成果,更好地救治臨床患者。

一切都在有序地進行着,對接下來的救治工作充滿了信心!

視頻

前方隊員賈新華的妻子鄭莉:家裡你放心,我們都是你堅強的後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