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選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原文

[七·二十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選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鑑賞

孔子一貫主張學無常師,從來不把學習活動只限制在學校之內,也不認為只有學校的教師才有資格稱老師。正因為他虛心向一切有知識的人求教,所以他「入太廟,每事問」(《八佾》),因此在戰國時期有七歲童子項橐為孔子師的傳說。據記載,孔子曾向魯樂官襄子學彈琴,向魯之附庸國君主郯子學古史知識,又曾問禮於老子。孔子如此好學,所以博學多能。「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說法正是他總結自己成長經歷所得出的寶貴的經驗之談。

語錄中的「善者」不一定是指道德行為,也指長處,優點;同樣,語中「不善者」並非必定是說不道德的行為,也指短處、缺點。個體總是存在着差別,不同的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三人同行,或多人同行,如果看到有人在某方面勝過自己,有某種令人羨慕的優點或長處,那就見賢思齊;不然,如果發現某人有某種缺點,則把它看成是對自己的一種告誡,檢查自己身上是否也有,有則改之。這樣無論是有優點的人,還是有缺點的人,或是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的人,都能讓我知道怎樣完善自己,怎樣提高自己。因此,他們也都可以說是促使我進步的老師。

人的通病是在向他人學習時,往往只注意那些賢於自己、高於自己的人,以為只有這些人才值得自己學習。然而這些人在特定的範圍內是有限的。這樣就限制了自己的學習機會,減少了自己獲得更大進步的可能性。「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思想是用積極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一切因素,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因素。這樣,人無棄人,物無棄物,實際上我能從所有的人身上吸取教益,從而無限地擴大了學習的範圍。明代劇作家湯顯祖說:「師人有窮,師善無窮;師善有窮,師不善無窮。」(轉引自張岱《四書遇》)這句話揭示了孔子至理名言所包含的深刻智慧。

俗語云: 旁觀者清。一個人往往不容易看清自己的問題所在,相反,對別人的狀況,尤其是對他人的缺點看得清清楚楚。我們不能因此而熱衷於議論他人,而是相反,利用人的這一特點來觀照自己,就是說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的一面鏡子。呂祖謙說:「人皆知以己觀己之難,而不知以人觀己之易。因人之善,見己之惡;因人之惡,見己之善,觀孰切於此者乎?」(《東萊博議·晉懷公殺狐突》)可見,在這裡做有心人,有意識地將他人與自己做比較是重要的,當然,不是像許多人那樣,以此尋找傲人、自鳴得意的理由,而是看到真實的自我,找到自己與高標準的差距,以便知道努力的方向。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講「向他人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但是我們也看到不少人嘴上雖如此講,但是平時十分自負,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常常戴着有色眼鏡、用某種成見或疑心看別人,或總是用幾分不服別人的心理,甚至嫉妒的心理看別人的長處,因而常常輕視、鄙視,甚至厭惡別人。看到別人的缺點也不用以自警,而是嘲笑別人、自我欣賞。如此,「向他人學習」就變為一句空洞的、毫無意義的口號。因此我們要學習孔子的好學精神,像他那樣有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強烈願望,有尊重、了解他人的誠意,以便讓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至理名言真正為我所用。[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