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記憶中的邢家大院(賀書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記憶中的邢家大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記憶中的邢家大院》中國當代作家賀書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記憶中的邢家大院

禹城市邢寨村有個邢家大院,解放前後是周圍幾十里地有名的大戶人家,親兄弟七八個都住着樓台亭閣,很是氣派。

根據墓地碑文記載,他們祖先在「文」字輩以前就是大戶,到「文」字輩出了一名叫邢文慶的人,從小好學上進,繼莊風習武練拳、秉家風飽讀詩書,文武雙全。鄉試高中舉人,殿試中進士,奉旨山西做官。為官清正廉潔,深受百姓愛戴。在一次陪同上司視察河防時,從河灘上橋時不願繞道,縱身一跳穩穩地站在橋上,上司參他隱瞞武功,解職回鄉。從此無心功名,在家讀書、習武、耕種田園。他的孫子「兆」字輩兄弟八人,在大院內分別居住在七處宅院。這就是「邢家大院」。

邢家大院在邢寨村前街西頭路北,大門朝南,高大的大門建在高台上,寬可行大車。大門樓青磚青瓦,石灰嵌縫,高高的屋脊配以做工精細、造型優美的磚雕飛禽走獸,使大門威嚴莊重。東邊一間跨屋,供看門人居住。大門的木活動門檻有半米多高,兩邊有一對威風凜凜的大石獅子,門前是有石欄相圍的長方形平台,平台很大,可以在上面演戲、玩耍,石欄上可以坐着休息、乘涼。平台與門洞均方石鋪地,正南方有一塊寬3米、方石鋪地的下坡路,是上、下門台和進出大門的唯一通道。

走下通道,是50餘米見方的平地,東邊是東西向的邢寨村前大街,南面是民房,西邊是南北大道,來往行人不斷。路西有供人吃水的甜水井,取水人絡繹不絕。水井以西是常年不乾的、占地近百畝的海子。夏天,海子裡蘆葦鬱鬱蔥蔥,荷花飄香,鳥雀飛舞,鴨、鵝戲耍,魚兒遊蕩;岸上翠柳成蔭,榆、槐成行,景色怡人,樹下可供乘涼。

大院的後牆是邢寨村的後大街,南北縱深一百四十多米。西邊後半段,隔一胡同是后街路南的一個大戶人家。大院東西寬度有一百二三十米。

走進大門,是直達最後院落的甬道。路西兩進宅院,是兆字輩四相公的住宅。大角門朝東,南院牆與大門樓齊平。大角門是漂亮的瓦門樓,前院是豬欄、羊欄、柴草堆放地,二門設在東西界牆的中間朝南,門的兩邊用石獅子做的門墩非常精美,門框磚垛相護,磚垛上各橫擔一梁,上置三檁再加椽子修建的青瓦房頂的垂花門。據說,該門曾經被禹城縣文化部門列為「文物」,可惜近日前去查訪時已蕩然無存。

進門是五間飛檐出廈的大「廳房」,台高七八十厘米,沿台階而上,是一米多的前廈,前牆是木質槅門鑲嵌在廊柱間,下方雕刻各式蟲草花鳥,玲瓏精緻,特別漂亮。屋內是四梁八柱,八根棗紅色的圓柱子直徑都有六七十厘米,梁分大梁、二梁、三梁,大梁有兩人合抱粗細,三梁一人也難圍攏;每間十九根一蹬三轉的檁條,與平常人家的房屋大梁細不了多少。屋寬九米多 ,東西長十八米左右。進門中間偏後是木製套閣,內置帶頂藤床,真是大屋套小屋、小屋藏臥室。屋內寬闊,可容幾百人。房子是磚木結構,青磚青瓦,歇山疊拱,屋脊飾獸頭鴟尾,古樸典雅。還有東、西廂房各三間,與整個邢家大院的青色協調一致。

大門樓的右側往北是30多米的院牆,順着甬道前行,在「廳房」的東邊是八相公的宅院,大門朝西,正對「廳房」。角門也是瓦門樓,「進門上山」——南屋房山,三間南屋建在一米多高的台子上,順前牆磊的台階,進屋先往東上台階,到屋門口向右轉才能進屋。五間北屋的台階有五十厘米,磚木結構,呈二郎擔山式,木門花欞窗,裝飾精美。東西配房平平,屬大戶人家的一般房舍。八爺也是習武之人,解放初期,每逢春節還隨村里武術隊參加表演。

八爺房後向東,有一胡同,路北是「台屋」院,與前院等寬,是大相公的宅院。大門是垂花門,迎面五間「台屋」,台高兩米多,從東向西拾階而上,右拐進入屋內。西屋也是三間「台屋」,比北屋略低一點,東邊三間平房。因為大相公早逝,又無子女,土地改革時只有大相公娘子一人,人少地多劃為地主。其多餘財產被沒收。台屋院解放初期是民兵隊部、駐村幹部駐地、村公所辦公室,成為公用場所。

再往東,路南是其他農戶的後牆,路北是二相公宅子的南牆,大門在北邊,是平常瓦房。土改時也是只剩二相公娘子一人被劃為地主。再往東是七相公的宅子,大門朝南。有五間大「廈房」很氣派,還有東西各三間配房。整個大院的中前部組成「前廳、左廈、中台屋」的格局。

在「台屋」以西的甬道上往北走,是一個大門朝南、「進門上山」的院落,進門是三間大西屋的土房山,據說是當年餵牲口的房子,院內是五間「硬皮」北屋、三間東屋,整個院子是僱工、傭人的住所。以後分給三相公居住。院子以東還有一處比院落還大的空地,種植榆樹棗樹等樹木。

院前往東也是一條胡同,路南是台屋,再往東是二相公的房子,小角門朝西,土地改革以後,大相公和二相公的遺孀合住此院。再往東走有一小角門,進門左方是四間磚基土牆木門窗的北屋、兩間東屋。北屋東頭有一條通往後院的路,後院三間西屋原來是三層樓房,不知何時改建成平房。東北角是一間房大小的大門,門外就是後大街。這兩進院落是六相公的宅院。如果把整個邢家大院畫成平面圖,會呈現雄獅狀。大門樓與四相公、八相公的院子組成雄獅的「頭部」和「頸部」伸向西南,面向池水;三相公、六相公的宅院分別是前、後「腿」;台屋、廈房等宅院是「獅」身。當然,當年的設計意圖是否如此無從可考,是否與在山西為官得到不公平遭遇有關也無從可考。

從房屋的質量看,大門樓與「廳房」最好,無論用工用料、雕刻裝飾造型設計均堪稱一流。作為「頸」的八相公院子一般;中間的台屋、廈房也比較好;唯有前後「腿」是土房或「硬包皮」。這種「頭重腳輕」的狀況又是為什麼?是修建到最後資金短缺?還是什麼原因,只能讓那些建築學家、「風水先生」去推敲了。

非常可惜,這麼漂亮雄偉的建築群,早已成為過去。占地二十多畝的「古建築群」無奈地消失了。幸運的是這個家族的人丁還是很旺的,從「文」字輩算起,經過文、雲、兆、吉、慶(因為邢文慶占了「慶」字,到「慶」字輩改成「宅」字)、仁、生、繁、昌九代,一百六七十年,現有四百多口人,現在絕大部分過着富裕的生活。[1]

作者簡介

賀書棋,禹城人,中華詩詞學會、山東老幹部詩詞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