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城牆上眺望(209)(凌代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安古城牆上眺望(209)》是中國當代作家凌代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西安古城牆上眺望(209)
猜想與夢幻疊加着行程,幾十年夢幻中的張望與現實鏈接,高大的西安古城牆輪廓,就在我眼前一展它的雄姿。人面對着城牆,眼眶裡卻閃爍着珍珠。行走江湖幾十年,走到了大唐。城樓上的窗戶看着我,而城樓上的旗子在向我熱情招手。終於走到了漢人,幾千多年打造的精神家園了。
在永寧門瓮城城牆營造的物語大氣場裡,我的身體接受着來自四面乃至天空地面的信息。人站在兩樓之間,感覺不到潮濕霉味以及年代久遠變質的味道,人站立着,整個瓮城組詩般細微語彙,梳理着興奮的我。注目城樓,城樓的門窗、燈籠也在注目着異樣表情的我。這些先人洋溢着生活鮮活氣息的物件,透露出的活潑、愉悅、富足的元素,一下子就感染了我。身體裡潛在的文化基因被激活,自我感覺到大腦里有遠古的文字波文在輸入。抬頭看,城樓上飄動的雲彩,再側耳聽,瓮城裡派生的歷史回音,都在夢幻的真實里作用我,我確認走進了故鄉的土地。
我的先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他的後裔就是從西周都城豐鎬九經九緯,方九里,旁三門都城走出。城牆從骨子裡透出的感覺,使我在陌生的熟悉里,激動不已。2700多年的出城、遷移、行走,今天又看到了夢幻的城牆。我在離豐鎬最近的地方,抓了把泥土帶在身上,以寄託我的「鄉愁」。誰知,安檢,過不去,我這才知道,一粒土的物語與人關係的疏密。拿出,一切正常,安檢笑着說,帶上走吧!
本次來去匆匆,下次定要到符合周禮的第一座都城豐鎬去,感覺奠基了中國古城牆的建設的基礎,規劃、布局,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的古城,在豐鎬祭拜先祖。我輕聲叩起如詞海般厚重的城磚,磚磚都有回應。此時此刻,我被重重疊疊的城牆文化氣息包裹着,遠古的青銅之聲悠然飄渺-----
順着隋唐人修建的階梯,向上,向着我心中的那個唐朝攀登。我手摸着斑駁與滄桑的城磚,冰涼帶着一股我說不出的神秘,從手掌向身上傳遞,感覺到的器官,使喉嚨立馬咳嗽幾聲。行走在南方的我,身體有些不適應故土城磚的冷,可我還是感覺到了城牆冷里的另種情,也從撫摸中,感到了生存的愛。在一塊一塊城磚鑄就的階梯上,我邁開輕盈的腳步,在陽光里穿越,雲步般登上永寧門城牆之上。
眼界遼闊起來,我與守望在城樓上的城磚一起張望起來。聽說,天氣晴好,能看到終南山。我就剛從終南山叩拜老子而來。大道無形,一切都在無有之間。站在眾妙之門上,我理解着道在物中的話語。探其玄秘,釋其奧義,我似乎熟悉地指點着哪兒是富麗堂皇的宮殿,哪兒是稠密相鄰的里坊。
放眼望去,城牆內外,建築、道路、護成河盡收眼底。眼裡閃光的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我今天的風景線,而不是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轉眼,偌大的城牆上面,整齊排列的自行車、電瓶車,閃現出現代的時尚和潮流,這是古人無法想象的。這些對古人而言的新事物,讓我想起了老子的話: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12有26日。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誕生日。看着西安城頭,一輪正在升起太陽,我的耳畔還在迴響,昨晚文友們唱起的《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歌曲,東方正紅亮,意識里浮起萬千情思。受新中國陽光普照的我,在清醒中向太陽行注目禮,算是長在紅旗下的我,早晨的一個問候。
翻騰了幾千年的歷史雲朵,還在頭頂飄蕩。雲遊的步伐開始挪動,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公里的城牆,圍城面積11.32平方公里的城牆與城區裡的建築鱗次櫛比地在漫遊里凸顯在眼前。
曾經朦朧的圖景不再飄渺了。三個小時才能走完的城牆,給了我未曾有過的感覺。腳下是大唐鋪就的磚塊,城牆兩邊就是今天西安人生活的樓宇與市井。人走在這般的氛圍里,真不知道身在何處?走着走着,我數起地磚來,35塊半的長度,城磚外高是16,內城是15。用手摸一摸磚與磚之間的連接部分,摸來擦去不掉一粒沙塵。我打心眼裡佩服起古人來。地球上可比性的古羅馬的城牆早就灰飛煙滅了,而站立東方的西安城牆,要大它近三倍。
呈長方形的西安城牆,其實是從6000年前半坡人的深溝,提防野獸和外部落的襲擊,發展而來。幾千年來,又從秦到漢,到隨唐,每一次的修建,都伴隨着科技進步與人文的力量。隨着城牆的建設,隋唐長安建造了一大批空間巨大、規模宏大的佛寺與道觀,遠遠超出我們今日所見明清建築群的規模。大唐富麗堂皇地西安,站立成了世界中心。就是當年心想犯唐的匈奴,也拜在大唐城下。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感謝兩個設計者,一個是漢代相國的蕭何,一個是北周皇家的宇文愷。兩位城牆、宮殿的設計師,不僅僅是傳承,還發展、創造了建築新格局。隋高祖開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動用10餘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僅用9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使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
最初的西安城牆完全用黃土分層夯打而成,最底層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異常堅硬。後來又將整個城牆內外壁及頂部砌上青磚。城牆頂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磚砌成的水槽,用於排水,對西安古城牆的長期保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向內城眺望,已看不到完整的連片的圍棋盤般「里坊」的格局了。建築星羅棋布,唐玄宗時有108里坊,而一個里坊就有一個縣城大小。眼睛裡大格局與小里坊建築,各自還在述說着自己的故事。可要說起這「里坊」,也還真有來歷:郭城南北共有13排,象徵一年中的13個月(含閏月);皇城南有東西四列坊,象徵一年四季,四列里坊分成九排,象徵《周禮》中的王城九逵之制。建築與文化意象上的結合,既給人嚴謹又有次序的完美的感覺。看不到實景,我將文字化作意想的圖畫,站在城牆上,也漸漸地從渺微里遙感到了,街鼓齊鳴的大唐里坊之聲。
我從時光畫板的城磚牆面上,收藏起光陰,不斷地手拍城磚說着你好,你好!早晨的西安城頭上,陽光一片。朱雀門下車水馬龍,可今天的成語,已非昨天的含義。城門內外鑼鼓喧天,城頭上人頭攢動。唐玄奘牽着白龍馬,駝隊陀着657部梵文經書,返回長安。崇尚道教的唐太宗,以開放的心態派房玄齡宰相前來迎接。唐玄奘那裡想到,當初的回望,接納了城頭上多少人的期望,又帶着「鄉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有了這貞觀十九年的場面。
迎面走來的秦腔,唱醒了意識的穿越,時間與聲音的巧合,使我重新認識,把國家和民族文化扛在肩上的人。城牆不是風景,卻勝似風景。城牆不是文化牆,卻無處不在地透露着國人的聲音。城牆本身自帶的泥土信息與人文密碼,在大時空中已相互連接,看上去個體還很清晰,但他們早就連為一體,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堅強、不屈的一部分。試想一下,600里內,徵招14多萬人修長安城牆,耗時五年的朝夕相處,人與人之間早就如城磚融合成一個大團結的隊伍了。
我在西安的古城牆上眺望。城牆細微地說着物語。其實,城牆這物語的磁帶,只要接通意識,點動開關,就如看影像,能欣賞到西安城牆大回放的大片。在波瀾壯闊的大場景里,感覺堅守與守望。一座牆,建了毀,毀了建,而再次站起的,就不僅僅是牆,便是一種不倒的民族精神了。建築與生命是何等的相似啊![1]
作者簡介
安徽省銅陵人。中國散文學會,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有一種等待叫希望》。發表各類文學作品100萬字。多次獲全國散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