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襄陽曲四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而創作的組詩。

《襄陽曲四首》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這四首《襄陽曲》作於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李白三十四歲,游襄陽,結識韓朝宗。李白在襄陽所寫的這幾首詩,既可見其性情,又可見其詩風。在襄峴漢水的背景之下,一個懷着未醉之心的醉翁形象,栩栩如生。最後一首中"莫看","且醉"二句 ,是痛苦的瀟灑。

這首詩既可見其性情,又可見其詩風。第一首詩描繪了人們在江邊長堤上載歌載舞的生動場景,展示了襄陽迷人的景色;第二首詩描寫歷史人物山簡的醉態,活靈活現地塑造了一個醉態可鞠的形象;第三首詩通過寫峴山、漢江、水色、沙色、山上的墮淚碑以及碑上的青苔,碑上被磨滅了的碑文等等物景,說明時間的長河能淹沒一切;第四首詩運用習家池與墮淚碑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表現了作者瀟灑中的辛酸痛苦之情。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襄陽曲[1]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作品別名;襄陽曲、雜歌謠辭·襄陽曲

作者;李白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襄陽曲四首》 一

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

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

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

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

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

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作品注釋

① 襄陽曲:樂府雜歌謠辭。

②白銅鞮:歌名。相傳為梁武帝所制。一說為南朝童謠名,流行於襄陽一帶。

③山公:即山簡。晉代人,字季倫。"竹林七賢"之一山濤之子,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但他不理政務,只知飲酒遊樂,故時人編了首《山公歌》。後成為流行在襄陽一帶的一首兒歌。這首歌詼諧有趣,廣為流傳,常被遊歷襄陽的文人墨客所引用。

④白接籬:白色的頭巾。山簡每喝醉了酒,總是倒戴着頭巾,倒騎着馬回家。

⑤墮淚碑:在襄陽峴首山。《晉書·羊祜傳》載:"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羊祜死後,為紀念他的政績,"襄陽百姓於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食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3]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康震:大詩人李白的氣韻與風采

參考資料

  1. 《襄陽曲四首》 詩詞古文網;
  2.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3. 且把詩文釀美酒,再斟一杯君願否? 搜狐首頁,發布時間;2017-07-11 16:39
  4. 「李白」詩詞全集(982首)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