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蛩蛩與距虛是什麼神獸

 蛩蛩與駏虛

來自網絡的圖片

蛩蛩與距虛是什麼神獸蛩蛩,漢語詞語,拼音是qióng qióng,意思是傳說中的一種異獸。 懷憂貌。距虛是一個現代詞語,指古代傳說中的獸名,該詞出自《呂氏春秋·不廣》。古代傳說中的獸名。蛩蛩與距虛為相類似而形影不離的二獸。《且試天下》中白風夕黑豐息追查斷魂門滅門韓家真相時,拿到一塊帕子上面就是秀的蛩蛩與距虛。[1]

目錄

出處

宋 王谹 《醉書旅邸壁》詩:「雁外無書為客久,蛩邊有夢到家多。」

山海經·海外北經》:「﹝北海﹞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 郭璞 註:「即蛩蛩鉅虛也。」

文選·司馬相如》:「蹵蛩蛩,轔距虛。」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蛩蛩,青獸,狀如馬。距虛,似驘而小。」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周周尚銜羽,蛩蛩亦念飢。」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蛩蛩之負蹷,雖寄命而不得為仁義。」

清 趙翼 《初用拐杖》詩:「蛩蛩負駏虛,踸踔逐茅狗。」參見「 蛩蛩距虛 」。

《呂氏春秋·不廣》:「北方有獸,名曰蹶,鼠前而兔後,趨則跲,走則顛,常為蛩蛩距虛取甘草以與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虛必負而走,此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漢書·司馬相如傳上》:「蹵蛩蛩,轔距虛。」 顏師古 註:「 張揖 曰:『蛩蛩,青獸,狀如馬。距虛似驘而小。』 郭璞 曰:『距虛即蛩蛩,變文互言耳。』據《爾雅》文, 郭 說是也。」《淮南子·道應訓》引作「蛩蛩駏驉」。亦作「 蛩蛩巨虛 」、「 蛩蛩鉅虛 」。 漢 劉向 《說苑·復恩》:「 孔子 曰:北方有獸,其名曰蟨,前足鼠,後足兔。是獸也,甚矣其愛蛩蛩巨虛也,食得甘草,必齧以遺蛩蛩巨虛。蛩蛩巨虛見人將來,必負蟨以走。蟨非性之愛蛩蛩巨虛也,為其假足之故也,二獸者亦非性之愛蟨也,為其得甘草而遺之故也。[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