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蔣建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蔣建平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蔣建平,男,漢族,1928年7月11日出生,江西新幹縣人,中共黨員,森林培育學家, 林業教育家, 泡桐專家[1]。1953年畢業於華中農學院森林系造林專業,55年至57年在北京林學院造林學進修班學習,曾任河南農學院副院長、黨委常委,河南農學院黨委書記、院長[2]河南農業大學校長。長期從事造林學教學與泡桐研究,在泡桐良種選育、豐產栽培、成果推廣應用。編著了《泡桐栽培學》等專著。領導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泡桐試驗林基地和規模最大的泡桐基因庫。首次開展了泡桐屬人工雜交育種和雜種優勢利用的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河南農業大學校長[3]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江西新幹縣

出生日期----1928年7月11日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畢業院校----華中農學院森林系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個人生平

蔣建平, 1928年7月11日出生於江西省新幹縣三湖鎮蔣家村一個農民家庭。1943年至1946年在清江縣立農業職業學校初中部學習。1946年至1949年, 在江西省立樟樹中學高中部學習。1949年, 是蔣建平人生最大的轉折點。當時家鄉剛解放, 抱着多讀書、多干點事, 對社會多做貢獻的樸素信念, 他獨自到省會南昌市參加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大學統一考試, 同年秋被錄取到南昌大學農學院森林系, 1952年因院系調整, 到華中農學院森林系繼續求學。1953年畢業時, 服從分配, 到河南農學院工作。1955年到1957年, 學校又派他到北京林學院造林學進修班學習。兩年中, 他如饑似渴地學習, 在業務基礎、外文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有了較大提高, 為今後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功底。1957年蔣建平從北京林學院畢業後, 回到了條件艱苦的河南農學院。因為他一直忘不了1954年在豫東蘭考縣看到的: 風沙一起, "莊稼偃伏"、"房屋淹沒", 而有泡桐林屏障的地方, 莊稼就能昂首挺立, 群眾的房屋安然無恙……這樣強烈的對比, 使他感受到小小泡桐的巨大威力。回到學校不久, 他就下定決心, 把泡桐研究作為終生的追求, 把學到的林業科學知識獻給河南人民。

1960年正值3年自然災害初期, 剛剛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蔣建平來到了當時的禹縣(今禹州市)褚河鄉余王村林場, 住在破舊的窯洞裡, 開始在潁河西岸的荒涼坡地創建中國第一個百畝泡桐試驗林基地。此後帶動潁河兩岸, 建成了萬畝泡桐生產基地。當年, 林業部在廣州召開的全國林業科技大會上確定在河南省進行泡桐研究, 這就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從此, 泡桐便成了蔣建平生命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他再也沒有離開過泡桐, 沒有離開過河南。

在以後38年的泡桐研究中, 他共發表論文70多篇, 主編參編出版專著7部。他主編的《泡桐栽培學》, 1992年獲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著一等獎。其主要研究成果"泡桐新品種豫雜1號的選育"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泡桐屬基因庫的營建與基因資源的研究利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此外, 還有省部級二等獎3項、三等獎10項。

蔣建平被中國林學會推選為第四、五、八屆理事、河南省林學會第一、二、三屆副理事長, 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三、四屆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第二、三屆林學科評議組成員、林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第二、三、四屆委員等職。從1980年起, 他先後擔任河南農學院(今河南農業大學)副院長、校長、校黨委書記。他還當選為黨的十二大代表、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先後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河南省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 並獲得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初,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又授予他"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河南省科技功臣"榮譽稱號。面對成就與榮譽, 蔣建平總是說: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而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 只有將自己放在集體中, 才能很好地實現他的價值, 工作是大家乾的, 榮譽應該歸於大家。"這就是蔣建平--一位老知識分子的榮譽觀, 一位淡泊名利、視事業為生命的森林培育學家的高尚情操。

成就影響

首次對泡桐屬開展人工雜交育種研究

泡桐長期實行無性繁殖, 造成種性退化和種類單一的現象, 出現干形差、低干矮冠和叢枝病嚴重等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 70年代初, 蔣建平主持了"河南省泡桐良種選育與速生豐產栽培研究"攻關項目, 他帶領科研人員到全國22個省、自治區對泡桐屬種質資源進行調查、收集和利用, 並相繼在河南省禹縣(今禹州市)、扶溝縣、桐柏縣等建成了中國規模最大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泡桐基因庫, 總面積約240公頃。泡桐試驗林和基因庫先後接待了55個國家的250名專家前來參觀考察, 受到好評。蔣建平首次對泡桐屬開展人工雜交育種和雜種優勢利用的研究。在40多個種間雜交組合中的1 000多個無性系中選育出了豫雜1號泡桐新品種。此後, 他又與同事們一起選育出豫選1號等品種, 並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推廣。與此同時, 他又總結出了《泡桐壯苗培育技術規程》和《泡桐速生豐產配套技術規程》等, 現已被林業部門廣泛應用。

最早提出農桐間作的結構模式

中國黃淮海中低產農區自然災害頻繁, 農業生產一直在較低產量的水平上徘徊。而在長期的研究中, 他發現泡桐具有枝葉稀疏、發葉晚、落葉早、根系深層分布的特點, 在光能利用和水肥供應方面, 和農作物不具有對抗性矛盾。能不能將農作物與泡桐樹間作, 讓它們相互利用, 獲得林糧雙豐收呢?

60年代的蘭考縣, "風沙、鹽鹼、旱澇"3大災害肆虐, 農業產量很低。蔣建平首先把農桐間作的調查研究放在蘭考縣。黨的好幹部焦裕祿經過實地調查研究, 決定在沙區採取"貼膏藥"、"扎針"的措施, 在蘭考大搞農桐間作, 並取得明顯成效。焦裕祿同志的實踐和蔣建平等科技工作者研究成果的結合, 極大地促進了農桐間作的發展。

在長期的實踐中, 他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經營目的和泡桐的生物學特性, 把農桐間作人工栽培群落劃分為3個類型:

以農為主間作型 適宜於風沙危害較輕地區。土壤為青砂土、蒙金土、兩合土, 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這一結構模式, 可以保證行間投影不相疊, 株間7~8年有大光量通過, 確保農作物的光照要求, 達到了泡桐生產促進作物產量提高的目的。

以桐為主間作型 適宜栽植於沿河兩岸的沙荒及人少地多的地區。這個類型的經營目的是為外貿出口培養大徑材。

農桐並重間作型 適宜於風沙危害較重的粉砂土、細砂土質, 地下水位在3米以下的半耕地、廢耕地。在條件比較差的地區, 大力推廣這種間作類型, 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環境, 更能明顯改善農、林、牧的經濟結構, 獲得以林促農、以林致富的經濟效益。

深入農村推廣泡桐科技成果

蔣建平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範。在從事泡桐研究的同時, 他非常重視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他率先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泡桐發展戰略: 立足河南、輻射黃淮海、面向全國3大區(黃淮海平原區, 江南溫暖、濕潤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他組織攝製了《泡桐埋根育苗》、 《泡桐人工接干》兩部科教片, 又印發了4萬多份技術資料, 不僅送到農民的手中, 而且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給群眾。在科技推廣第一線, 他坐牛車、住窯洞、喝涼水、啃乾糧, 從沒有因為生活條件的艱苦而退縮。1974-1984年間, 他在河南省十幾個縣(市)舉辦了各種類型的培訓班600多次、培訓技術骨幹5萬多人次。自1966年開始, 他在禹縣、扶溝縣等地先後建立泡桐試驗林基地和示範林基地4 000公頃, 使當地不少農民依靠栽植泡桐、加工泡桐木材發家致富。尤其是在蘭考縣, 過去飽受風沙之苦的農民們有很多人用泡桐從事樂器、電器絕緣材料的加工、製造, 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河南省林業技術推廣站1990年統計, 他在泡桐產區推廣豫雜1號、豫選1號等泡桐新品種達2.1萬株, 占全國泡桐總數的近1/5, 年增產桐材300多萬立方米、年創經濟效益9億元。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緩解木材短缺矛盾、增加農村經濟收入方面, 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此, 在1993年, 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他全國綠化獎章。

探索防治泡桐叢枝病的新路子

泡桐叢枝病被國際林學界稱為泡桐"癌症", 是中國北方泡桐栽植區最普遍、最嚴重的病害。近年來, 已年過花甲的蔣建平又瞄準了這一世界性難題, 帶領有博士後參加的課題組, 利用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 進行泡桐抗叢枝病轉基因苗培育的研究。他們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泡桐叢枝病病原檢測及應用技術研究"這一項目, 1997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教書育人 為人師表

蔣建平不僅是一位知名的科技專家, 而且也是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他熱愛教育, 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他熱愛泡桐, 重視泡桐方面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從1953年大學畢業至今, 他已在1米高教壇上, 辛勤耕耘了45年, 即使擔任校級領導期間也從沒離開過講台。教過了多少本科生連他自己也說不清, 只知道經他培養的以研究泡桐為主的碩士研究生, 自1983年以來就有13屆26名, 還為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培養了1名博士生。這些學生中有的在國內外攻讀博士學位, 有的已經成了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學者。他常說: "我一生最欣慰的是從沒離開過講台, 看到我培養的學生, 特別是泡桐方面的高層次人才, 我感到充實、踏實。"

同搞科學研究一樣, 在教學上, 蔣建平有良好的師德。他認真備課, 總是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並且寫好每一節講稿, 從不遲到早退。即使給一個研究生講課, 他也堅持站着講。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 他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333教學法"。即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應用技術與應用基礎相結合和本學科與交叉學科相結合。實踐證明, 這種方法科學可行, 效果較好。

他既是學生的老師, 又是學生的朋友, 在學習上支持他們, 在生活上關心他們。他個人在生活上樸素節儉、淡泊名利。1996年, 他獲得河南省"科技興林突出貢獻獎", 得到2 000元獎金, 他把這些獎金全部分給了特困生。1998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河南省科技功臣"榮譽稱號, 並發給他5萬元獎金, 他又將獎金全部捐獻出來, 設立了"蔣建平獎學基金", 以激勵學生刻苦學習, 奮發向上, 立志成才。體現了一個老知識分子高尚的道德情操。他的言傳身教、深入基層、踏實工作的作風, 起到了楷模的作用。他本人也於1986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1997年, 他又被香港柏寧頓、(中國)教育基金會授予第三屆"孺子牛金球獎"榮譽獎。

如今蔣建平已經退休, 但對未來, 他仍有着許多美好的設想和安排。他表示, 雖然退休了, 但對所鍾愛的泡桐事業, 仍將為之奮鬥終身!

主要論著

1 劉元本, 蔣建平, 張玉祥.河南省馬尾松與杉木的分布與生長.林業科學, 1960, 6(1): 24~43.

2 蔣建平.林糧間作群體結構問題的探討.河南農學院學報, 1962, (4): 53~62.

3 蔣建平, 陶棟偉.泡桐造林密度試驗初步報告.河南農學院學報, 1964, (1): 49~56.

4 蔣建平, 陶棟偉.許昌地區泡桐栽培技術調查.河南農學院學報, 1965, (1): 23~30.

5 蔣建平, 李惠道, 陶棟偉.豫南地區馬尾松栽培技術調查研究.林業科學, 1965, 10(1): 62~67.

6 蔣建平.河南省平原地區園林化規劃問題的初步研究.河南農學院學報, 1973, 7(1): 45~52.

7 蔣建平.豫西深山跡地營造泡桐速生豐產林的經驗.河南農學院學報, 1978, 12(2): 14~20.

8 蔣建平, 李榮幸, 劉廷志等.泡桐雜種優勢利用.林業科技通訊, 1978, (11): 3~4.

9 蔣建平.我國泡桐科技發展的現狀與展望.河南農學院學報, 1979, 13(2): 33~38.

10 李樹人, 蔣建平.農桐間作人工栽培群落的光照研究.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0, 14(1): 11~23.

11 蔣建平.泡桐豐產的六項技術措施.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0, 14(3): 46~55.

12 蔣建平, 李榮幸, 劉廷志等.豫選一號和豫雜一號泡桐的選育與推廣.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0, 14(3): 1~9.

13 蔣建平.關於農桐間作的幾個問題.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1, 15(3): 1~8.

14 蔣建平, 李榮幸, 劉廷志等.泡桐剪梢接干效果的分析.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2, 16(4): 1~8.

15 蔣建平, 李榮幸, 劉廷志等.泡桐剪梢接干法的技術要點.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3, 17(1): 27~28.

16 蔣建平, 劉志軍.泡桐人工林生態系統研究I--生態因子對泡桐人工林材積生長的影響.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4, 18(1): 1~12.

17 蔣建平, 劉志軍.泡桐人工林生態系統研究Ⅱ--平原沙地泡桐幼林營養元素的季節性變化及生物循環.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5, 19(4): 341~355.

18 蔣建平, 劉廷志.泡桐人工林生態系統研究Ⅲ--泡桐的蒸騰耗水規律.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6, 20(4): 381~388.

19 蔣建平、楊修.泡桐人工林生態系統研究Ⅳ--泡桐淨生產力和有機質歸還.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9, 23(4): 327~337.

20 蔣建平, 李榮幸, 劉廷志等.泡桐樹冠結構對主幹生長影響的研究.河南農學院學報, 1988, 22(1): 1~9.

21 蔣建平.農林業系統工程與農桐間作的結構模式.世界林業研究, 1990, 24(1): 1~10.

22 蔣建平, 朱建軍, 劉廷志等.桐麥間作系統中小麥產量與光合有效輻射條件的相關變化.華北農學報, 1994, 9(增刊):133~137.

23 蔣建平.試論平原林業.河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4, 28(2): 103~110.

24 蔣建平, 劉廷志.農桐間作系統對小麥條件及產量影響的研究.河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5, 29(4): 313~318.

25 蔣建平, 劉廷志, 王軍等.不同密度農桐間作土壤養分與小麥產量關係的研究.河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7, 31(1): 52~58.

26 蔣建平.泡桐.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74.

27 蔣建平.杉木.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79.

28 蔣建平.泡桐.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78.

29 蔣建平.泡桐栽培技術.北京: 農村讀物出版社, 1986.

30 蔣建平.泡桐栽培學.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0.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