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班雅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華特·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7日)出生於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德國哲學家、文化評論者、折衷主義思想家。
目錄
生平
班雅明在柏林,弗賴堡,慕尼黑和伯爾尼學習哲學。他的思想融合了德國唯心主義、浪漫主義、唯物史觀以及猶太神秘學等元素,並在美學理論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等領域有深遠的影響。
他與法蘭克福學派關係密切,且受哥舒姆·舒勒姆猶太神秘主義理論的影響。
1930年代,受到以間離效果理論聞名的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的影響,班雅明的重心轉向馬克思主義。如今被認為是德國最重要的文學批評家。[1]
1920年,定居柏林,擔任文學評論家和翻譯。當法蘭克福大學拒絕了他傑出非常規的博士論文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1928年;德國悲劇的起源)時,他對學術事業的半心半意的追求被終止了。
1933年,在納粹掌權後班傑明離開德國,最終定居巴黎。他繼續為文學期刊撰寫論文和評論。
1940年,法國淪陷為德國人之後,他向南逃亡,希望能夠通過西班牙逃往美國。班雅明在法裔西班牙邊境的鮑鎮(Port-Bou)的警察局裡,得知他將被移交給蓋斯塔波(Gestapo)後自殺。
死後聲譽
班雅明死後,出版的作品大大提高了他在20世紀後期的聲譽。
包含他對文學的哲學思考的論文以密集而集中的風格寫作,帶有強烈的詩意。
他混社會的批評和語言分析歷史懷舊而通信的底層感悲愴和悲觀。
他早期的批判思想的形而上學特質被1930年代的馬克思主義傾向所取代。
班雅明明顯的智力獨立性和獨創性在擴展論文中很明顯引起追隨,最廣為人知的「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duererkekeit」(1936年的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
最廣為人知的著作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
班雅明最著名的作品「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這篇短片提供了現代藝術變革的一般歷史。本傑明在此的見解是,每個人的感官觀點都不完全是生物學或自然的。這也是歷史。人們對社會變化或「人類整個生存方式」變化的看法。
班雅明以馬克思主義的方式將藝術的轉變視為經濟結構變化的結果。藝術正逐漸類似於經濟生產,儘管步伐有所延遲。從沉思到分心的運動正在改變人們的感覺和感知方式。從歷史上看,藝術品具有「光環」-一種因其獨特性而產生的神奇或超自然力量的出現(類似於法力)。光環包括讀者與藝術品之間距離的感官體驗。
由於藝術可複制,因此光環在現代時代已消失。想一想以平裝書便宜地購買古典文學作品或以海報形式購買畫作的方式。還請考慮新的藝術形式,例如電視節目和廣告。然後將它們與盯著畫廊的原始藝術品或參觀獨特的歷史建築的體驗進行比較。這就是班雅明試圖捕捉的差異。[2]
喬治·桑德說藝術是一個空洞的句子
喬治·桑德(George Sand)法國浪漫而聞名的鄉土小說作家,她在1872年寫道,「藝術倒是一個空洞的短語,是一個空洞的句子」。她斷言,藝術家有「找到適當的表達方式以將其傳達給盡可能多的靈魂的責任」,以確保他們的作品容易被人們欣賞。[3]
藝術的完美
華特·班雅明在其1936年開創性的文章「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討論了這一口號。他首先提到了傳統藝術領域對複制,尤其是攝影方面的創新的反應。他甚至將「藝術創作」的口號稱為「 藝術神學 」的一部分,以消除社會方面的困擾。在論文的結尾中,討論了法西斯主義與藝術之間的聯繫。
他的主要例子是未來主義及其導師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的思想。未來主義者的口號之一是:(「創造藝術,儘管世界滅亡」)。對此,班雅明具有挑釁性的結論是,只要法西斯主義期望戰爭能夠「提供一種對被技術改變的感覺的藝術上的滿足,那麼這就是「藝術的完美」的實現。
評論哥德的小說《親和力》
班雅明的最早作品中貫穿著對神學的深刻的興趣。他的第一篇主要文章是評論哥德的小說《親和力》,這篇文章的意圖是要用他自己的幾近清教徒主義的倫理,來對抗20世紀初期文化理論中的非道德的象徵主義。
這種思想意圖在他的《德國悲劇的起源》這篇博士論文中,進一步發展為對精神生活中的那種不問政治的「禁慾主義」展開全面的批判,然而看起來卻是在反對17世紀路德教派的戲劇。
這篇作品是班雅明在33歲的時候寫成的,最透徹地闡述了他的理論觀點。然而,這篇東西也正如他所說的,「是我的德國文學階段的終結」。 [4]
「史詩劇院」進行一系列研究
1930年代初,班雅明與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西格弗里德·克拉考爾(Sigfried Kracauer),以及其他馬克思主義詩人、劇作家和戲劇導演貝托特·布雷希特(Bertolt Brecht)( Wizisla 2009,66–98)。本傑明於1929年由拉西斯(Lacis)引入布雷希特(Brecht),並在隨後的十年中他們建立了密切的友誼,在政治流亡的艱難條件下,他們的文學和政治親和力得到了鞏固。
班雅明對布雷希特的「史詩劇院」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並根據布雷希特在戲劇教學論上的實驗,對他在這段時間內撰寫和介紹的廣播節目進行了建模(Brodersen 1996,193)。 [5]
著作
1921年,〈暴力的批判〉(Zur Kritik der Gewalt)。
1922年,〈論歌德選擇性親和力〉(Goethes Wahlverwandtschaften)。
1928年,《德國悲劇的起源》(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
1928年,《單行道》(Einbahnstraße)。
1900年,《柏林童年》(Berliner Kindheit um )。
1931年,〈卡爾‧克勞斯〉(Karl Kraus)。
1936年,《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最廣為人知的班雅明著作。
1938年,《第二帝國的巴黎》(Das Paris des Second Empire bei Baudelaire)。
1940年,《歷史哲學論綱》(Über den Begriff der Geschich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