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范仲淹紀念館

范仲淹紀念館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范仲淹紀念館位於泰州興化市宋縣署兩廡。二零一零年四月八日下午開館。興化縣署始建於北宋淳化年間。北宋天聖年間范仲淹任職興化,築海堤、建學館、興城市,實踐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平生抱負。二零零九年興化市對宋縣署進行移址重建,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復建了正門、譙樓、儀門、大堂、兩廡及當年范仲淹所建梅嶺、梅亭。在兩廡設立了范仲淹紀念館。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范仲淹紀念館

著名景點:梅亭

地理位置:泰州興化市

開館時間:二零一零年四月八日下午

簡介

位於泰州興化市宋縣署兩廡。二零一零年四月八日下午開館。興化縣署始建於北宋淳化年間。北宋天聖年間范仲淹任職興化,築海堤、建學館、興城市,實踐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平生抱負。二零零九年興化市對宋縣署進行移址重建,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復建了正門、譙樓、儀門、大堂、兩廡及當年范仲淹所建梅嶺、梅亭。在兩廡設立了范仲淹紀念館。

館區分為文正流風、重教興城、廉政為民、景范遺風四個部分。「文正流風」以《岳陽樓記》木雕為背景,陳列范仲淹青銅塑像、清知縣魏源「保障淮揚」的字匾。「重教興城」展示範仲淹創辦興化有史以來第一所官辦學校——興化學宮及建設滄浪亭館等業績。「廉政為民」記載了范仲淹注重民生吏治、約束下屬、行為士表的趣聞軼事。「景范遺風」陳列南宋黃萬頃、陳培,明代凌登瀛、清代魏源等興化歷史上十六位有為知縣的史料。

人物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學家,吳縣(今屬江蘇)人,漢族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1043年(宋仁宗慶曆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曆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諡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