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蒼梧謠·天 蔡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蒼梧謠·天
圖片來自搜狐網

蒼梧謠·天此詩前兩句以「天」為起始,似乎是在向天空發出一種訴求,飽含着無奈與期盼;後兩句則進一步將這種思鄉、思人之情推向高潮。既是對桂影獨自美麗的描述,也是對遊子獨自承受寂寞與思鄉之情的環境寫照。全詩短小精悍,既有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又有對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使其既具有畫面感,又具有深度和內涵。

原文

蔡伸〔宋代〕

天。休使圓蟾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譯文

天啊,不要讓這一輪圓月照得我這離家的人無法安眠。面對滿月,孤身一人,心中的那個她在哪兒呢?月宮裡,只有桂樹的影子斑斑駁駁,無人賞看。

賞析

  夜空中的一輪圓月,慣會助人哀傷快樂。人們高興時,那明月便灑下皎潔的柔輝,為人助興、湊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人們憂傷時,那月色也頓時變得冷幽幽的,照得人倍感淒涼,令人難耐,——「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馮延巳詞)。

  《蒼悟謠》里的這位「離人」,叫明月照得失眠了,於是他苦惱極了,呼天而嘆:「天!休使圓蟾照客眠!」(圓蟾,即圓月;傳說月中有蟾蜍。)意思是說老天啊,不要再讓這圓月照得這我離家的人睡不着覺了!這位他鄉之客本來就滿懷離愁別緒;何況月下獨立,又怎能不思念「隔千里兮共明月」的那一位呢?

  再說,如水月光,也容易使人毫無睡意,「明月皎皎照我床」,「牽牛織女遙相望」(曹丕《燕歌行》),這怎麼能睡得着呢?而那月光,又偏愛照失眠人,這真是:「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月圓之夜,本是親人團聚之時。可是詞人呢?卻是月圓人未圓。難怪這位離人終於壓抑不住,不得由仰天長嘆了。可見,這句「天!休使圓蟾照客眠」。是經過一番千迴百折的苦惱之後發出的百般無奈的嘆息之詞!

  月光如練,然而人隔千里,這邊是他鄉仰望,那邊是閨中獨看。這位痴情人不禁異想天開了,說:月亮啊,據說你是一面寶鏡,你能照出她的芳姿倩影嗎?「人何在?桂影自嬋娟!」他凝視着那輪明月,那嫦娥般美麗的身影在何處呢?只有桂影疏密有致,空自盤旋罷了。

  此時此地,他可能情不自禁地想起他倆月下攜手漫步的美好時光。然而此時呢?人卻遠隔千里,這多麼令人愁悵啊!

  這首小詞通過對圓月觀感,抒發出沉摯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個字,然而曲折有致。這種「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梅堯臣語)的高妙描寫手法,真可謂「以少勝多」了。

  漢樂府里有《上邪》一曲,意思就是「天哪!」這首小詞也採用這種詠嘆手法,且全用口語述之,富有民謠色彩。這首小詞在婉約詞中,顯得十分清新別致。

簡析

  此詩前兩句以「天」為起始,似乎是在向天空發出一種訴求,飽含着無奈與期盼;後兩句則進一步將這種思鄉、思人之情推向高潮。既是對桂影獨自美麗的描述,也是對遊子獨自承受寂寞與思鄉之情的環境寫照。全詩短小精悍,既有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又有對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使其既具有畫面感,又具有深度和內涵。

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後,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台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後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