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花蕊石的鑑別方法

花蕊石的鑑別方法

目錄

【鑑定中藥材名】

花蕊石

【生境分布】

陝西、河南、河北、江蘇等地。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變質岩類岩石蛇紋大理岩。

【藥材歷史考證】

花蕊石又名花乳石,其始載本草《嘉祐本草》曰:「花乳石出陝、華諸郡,色正黃,形之大小方圓無定。……或名花蕊石。」《本草圖經》曰:「出陝州閿鄉縣(在河南省)。體至堅重,色如硫黃,形塊有極大者,人用琢器。」《本草衍義》曰:「於黃石中間有淡白點,以此得花之名。」

《本草綱目》引《玉冊》云:「花乳石,陰石也。生代州山谷中(在山西省),有五色,可代丹砂匱藥。蜀中汶山、彭縣亦有之(在四川省)。」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的花蕊石(即主要為含蛇紋石多少不等的大理岩)相符。其中晶瑩的白點是由方解石組成的大理岩,黃色的花斑或花紋即是蛇紋石。

【礦物形態鑑定】

蛇紋石Serpentine為硅酸鹽類蛇紋石族礦物。晶體結構屬單斜晶系。單個晶體呈片狀、針狀,但罕見。常呈板狀、鱗片狀,或為顯微粒狀集合體。以纖維狀紋理或斑點狀團塊分散於方解石晶粒中。一般呈綠色,深淺不等,也有呈白色、淺黃色、灰色、藍綠色或褐黑色者,作為藥用者以黃色為準。透明至半透明。油脂狀或蠟狀光澤,纖維狀或鱗片狀者呈絲絹光澤。硬度2.5~3.5,相對密度2.5~3.6,撫摸之有滑感。 生境分布主產於四川、河南、江蘇、浙江;山西、陝西、河北亦產。

【藥材性狀鑑定】

本品為粒狀和緻密塊狀的集合體。呈不規則的塊狀。具稜角,而不鋒利。白色或淺灰白色,其中夾有點狀或條狀的蛇紋石,呈淺綠色或淡黃色,習稱「彩暈」,對光觀察有閃星狀光澤,蛇紋石具蠟質樣光澤。體重,兩者硬度均較小(3~3.5)。氣微,味淡。[1]

【藥材顯微鑑定】

1.方解石:透射偏光鏡下薄片中無色透明。

2.蛇紋石:透射偏光鏡下薄片中無色,呈片狀或長纖維狀。低正突起。片狀者干涉色為I級灰色;波浪狀消光;長纖維者,干涉色可達到I級黃色;近於平行消光;正延長符號。二軸晶;負光性。

【藥材理化鑑定】

1.取本品粉末約0.5g,加稀鹽酸,顯碳酸鹽及反應後的濾液顯鈣鹽的各種反應。

2.取上述加稀鹽酸反應後的溶液,靜置。取上清液1ml,滴加氫氧化鈉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澱;分離,沉澱加碘試液,轉成紅棕色。(檢查鎂鹽)

【採集加工】

採挖後,除去雜石及泥沙。

【飲片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略潤,切厚片,乾燥。

1.花蕊石:洗淨,乾燥,砸成碎塊。

2.煅花蕊石:取淨花蕊石,照明煅法煅至紅透。

【性能功用】

酸、澀,平。歸肝經。化瘀止血。用於咯血,吐血,外傷出血,跌扑傷痛。內服:4.5~9g,多研末服。外用:適量。

【附註】

置乾燥處貯藏。[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