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朱學萍)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中國當代作家朱學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在藏南高原的原始森林中,在奔騰不息的雅魯藏布江邊,修築墨脫公路的知青們最喜歡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唱來唱去,男知青變成了「男紅花」,女知青變成了「女紅花」, 「紅花」們競相開放,產生出愛情來。

在大山中修公路的知青們很需要革命愛情。但是男知青多,女知青少,僧多粥少還很緊缺哩。可是就這樣,阿春和阿蓮還是緊抱着花骨朵不開放,急的男知青們像雪狼嗷嗷叫。

其實,阿春心裡早有一個人,只是不說而己。當然阿連心裡也有了人。她早忍不住悄悄對阿春說了。阿春笑着問:「鬼丫頭,那他知道嗎?」阿蓮幸福地搖搖頭。阿春輕輕地舒了口氣。

阿春和阿蓮毎天晚上守着個若大的帳篷,營造出自己的一片溫馨的小天地。是啊,那些有了男夥伴的女知青們,已經成雙成對地在林中小路上散步,在小溪邊,在山泉旁談情說愛…有的還實行了「三同」,只要不惹出麻煩來就行。惹出麻煩可不得了,這鬼地方,老天爺從來就沒笑過。

阿春和阿蓮真的不想得罪老天爺,上個月老天爺發了脾氣,把五個男知青領到天堂上去了。那是個難得的晴天,十幾眼炮點着了,全班撤到安全地帶,等了半小時一點動靜也沒有,按照安全規定,半小時不響就是啞炮,需要上山去檢查。五個男知青自告奮勇擔重任,只見他們你追我趕,嘻嘻哈哈地,手腳並用向大山之顛跌進,剛到山頂,老天爺連喘息的機會都未給他們,(誰知那啞炮又死恢復燃了。)只聽驚天動地一聲巨響,頓時山搖地動,血肉橫飛,五個男知青的胳膊、大腿在空中飛舞成驚心動魄的感嘆號!!!

差不多有一個星期都是風淒淒、雨淋淋的日子,三千多知青為之動情,送葬…大山是那麼蒼翠,天地卻是那麼昏暗。

安葬了五個男知青,築路隊復工了。男知青開山放炮,女知青依然是往工地上背炸藥。每人每天必須往返送兩趟,早晚各一趟,每趟背一箱二十五公斤炸藥上山簽收,有了任務單的鑒收條,才能買到一曰三餐的食物。

這裡雖地處北回歸線內,屬於亞熱帶地區,但海跋均在四千米以上,要知道海跋每升高一千米,氣溫至少會下降六度。正是由於這特殊的地理位置,冬季的高原晝夜溫差極大。太陽出來前氣溫低,太陽一出來氣溫驟然升高,隨時會發生雪蹦,太陽下山後,氣溫又會急速下降,所以早晚上山送炸藥才是安全的。

阿蓮這幾天感冒了,一到下午就發燒。白天去醫務室看病,醫生只給了點感冒藥,沒開休假條就必須上工地完成任務。今天又來了情況,就是身上的老朋友來了,渾身不自在呢,自然病情又加重了,實在不想出工。

阿春身為一班之長,去找隊長高峰說明情況。高峰不准,說要把前些天失去的時間奪回來。還說知青多,規矩不能破,按制度執行…

高峰一臉洛腮鬍子,蓬勃雄壯,工作雷厲風行,辦事乾淨利索。為此成為了阿蓮心意的人物

出發啦,大家有說有笑向前奔去,不一會阿蓮掉隊了。阿春是班長,是大姐,只能留下來陪着她。阿蓮咬緊牙關,一步步走向冰天雪地的茫茫原野…

阿春和阿蓮像散落在皚皚白雪上的頭花蓼,紅是紅的很,卻讓人憐惜,讓人心痛啊。這時,趕在前面的知青們又唱起了: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悠揚的歌聲撒滿林子,迴蕩在山峪。

老天爺臉陰沉的厲害,雪花從天空中瓢灑下來,山路又窄又滑,阿春和阿蓮艱難地向前邁進。雪越下越大,呼嘯的北風吹得林子山響,卷着鵝毛般的大雪漫天飛舞,一會功夫積雪足有五公分厚,每前進一步都會踩出深深的雪窩。七八里的山路是那麼長,長得沒有盡頭…

「姐啊,我實在走不動了,讓我歇歇吧。」阿蓮的聲音顫抖,含着哭腔哀求道。

「妹子,不能停下來呀,眼下的氣溫至少是零下十幾度,一停下來會凍僵的,那時候就再也起來了。」阿春硬拽着阿蓮踉蹌而行。

可是,阿蓮已經感到自己薄得像一張紙,一片葉…其實,阿春也不輕鬆,身上也有了情況。

「阿春姐,我堅持不了…」話未說完就一屁股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手電筒也滾落下來…任憑怎麼拽也拽不起來,阿春急的大叫:「救人啦…」這悲涼而悽厲的呼聲只能在大山中迴蕩。這時風是無情的,雪是無情的,山也是無情的。阿春哭了,淚一流出眼窩就成了冰棱掛在臉上。她知道:不能停留,再停自己也難邁出一步了。阿春只好用披風把阿蓮裹好,想擋住這無情的風雪,挽救這花季般年輕的生命。

阿春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趕路,迎來了返回的知青隊員們,等大家趕到,阿蓮已經成了冰雕玉柱。

知青們成了一群憤怒的雪狼。他們要索取隊長高峰的命一條,血一盆,肉一堆,骨頭206根為阿蓮祭奠。

阿春悄悄地將高峰送出山口,高峰留下了一個厚厚的信封,信封裡面是搓碎的頭花蓼。阿春將頭花蓼撒在阿蓮的墳上,播種成紅色的花環。

阿春總要去看阿蓮,給她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頭花蓼一年一年開在阿蓮墳頭,開的火紅,火紅。[1]

作者簡介

朱學萍,1955年出生於四川省宜賓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