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疾病磁共振成像技術校級協同創新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腦疾病磁共振成像技術校級協同創新中心磁共振成像技術是在腦科學研究方向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已在認知神經科學與腦疾病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並揭示了腦疾病相關的腦結構、腦功能及腦網絡連接變化狀況。該技術需要通過全方位的研究機制體制改革,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協同攻關,為我國在國際上引領未來腦科學技術革命奠定基礎。在此背景下,以泰山醫學院為牽頭單位,協作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杭州師範大學以及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於2013年11月成立了腦疾病磁共振成像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中心簡介
中心將通過組織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養[1]、人員考評科研模式、資源配置方式、國際合作、創新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改革,在人才培養,學科發展及科學研究等方面進行協同創新。在培養科研人才的同時,注重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培養;通過交叉集成,發展現有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並帶動神經病學及醫學影像學等方向的教學。
科研成果
在科研方面,建立4個研究平台,一是異常腦活動機理研究平台,包括臨床研究及動物實驗基礎研究等;二是磁共振成像腦功能定位算法研究平台,包括可描述異常腦活動結構與功能變化,可對異常腦活動進行定位等磁共振成像分析方法的研究等;三是磁共振[2]成像腦神經活動傳播算法研究平台,包括利用GRANGER因果分析等效應連接方法對異常腦活動傳播途徑進行探索,明確腦疾病相關的病理生理神經環路;四是磁共振成像技術的藥效及術前術後評估應用研究平台,包括影像學指標的臨床評估及應用等。通過創新研究,探求影像學標記,並轉為臨床手段,力爭建設成為在腦疾病磁共振成像研究領域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學術中心。最終做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幸福山東」建設。
參考文獻
- ↑ 人才培養的3種方式 ,搜狐,2017-12-18
- ↑ 磁共振可以檢查哪些疾病?,搜狐,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