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聖嬰聖殿

圖片來自kkday

聖嬰聖殿西班牙語:Basilica del Santo Niño,義大利文:Basilica Minore del Santo Bambino,全名為:Basilica Minore del Santo Niño;在升為乙級宗座聖殿前曾名為聖奧斯定堂)建立於16世紀,是一座位於菲律賓宿霧市中心乙級宗座聖殿。為菲律賓最古老的羅馬天主教教堂(若排除羅馬天主教則為第二座教堂,第一座為宿霧都會大教堂)。

目錄

介紹

教堂內最著名的文物是「宿霧的聖嬰」,為1565年西班牙探險家米格爾·洛佩斯·德萊加斯皮所發現,是一座聖嬰的雕像。這個雕像與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贈與拉者(菲律賓當地統治者)拉者胡馬邦(Rajah Humabon)妻子的聖嬰塑像相同。

德萊加斯皮的軍隊是在摧毀了當地的原住民部落後,有一位士兵發現了一個燒焦的木盒子,在裡面發現了上述的聖嬰塑像。1521年4月14日,胡馬邦受洗改信天主教,在米格爾·洛佩斯·德萊加斯皮發現雕像40年前,距今這個雕像己將近500年。

1965年,教宗保祿六世將教堂提升至宗座聖殿的地位,並將教堂命名「菲律賓天主教發祥及茁壯之象徵」。

現今的建築是在1739年至1740年間完工,為當今菲律賓聖所中最古老的宗教建物。每周五 5:00 am 至午夜 12:00會為聖嬰及諾維納(novena)信徒舉行彌撒(羅馬天主教)[1]

歷史

以前的聖嬰聖殿

聖嬰教堂起初是由一個奧斯定會教士安德烈斯·德·烏達內塔(Andrés de Urdaneta)在1565年4月28日創建。教堂和修道院一開始土、硬木以及水椰所建造。但後來雙雙於1566年11月1日焚毀。1605年,佩德羅·托雷斯牧師(Rev. Pedro Torres)重建教堂,並於1626年完工。但第二座教堂又再次於1626年3月焚毀。胡安·德·麥地那牧師(Rev. Juan de Medina)立即擔起了教堂第二次重建的工作[2],這次的教堂是由石頭及磚塊構築,但後來因為磚牆的整體感出現問題而停工。

現在的聖嬰聖殿

本聖殿仍由奧斯定會擁有。

1735年,西班牙菲律賓總督費爾南多·巴爾德斯·y·多聞(Fernando Valdés y Tamon)訂購了一批堅硬石材來建造教堂。2月29日,伯加諾(Bergaño)神父,總督費爾南多·巴爾德斯·y·多聞,宿霧主教曼努埃爾·安東尼奧·迪西歐(Manuel Antonio Decio y Ocampo)及胡安·阿爾巴蘭神父(Rev. Juan de Albarran),開始教堂的建造。建築由胡安·阿爾巴蘭設計,並於1739年至1740年間完工[3]。而修道院及圖書館則至1764年才完工。

1965年,適逢菲律賓天主教奠基四百周年,教宗保祿六世將本教堂升格為乙級宗座聖殿。本聖殿由菲律賓宿霧奧斯定會擁有。(Augustinian Province of Sto. Niño de Cebu, Philippines)。

朝聖中心

1990年9月起,每周五的彌撒移至新建的朝聖中心舉行,以容納更多的信眾。朝聖中心位於教堂前方,為一個像是劇場的露天開放空間,約可容納約3500人。

參考文獻

  1. "Home" Template:Wayback. Basilica del Santo Niño. Retrieved on 2013-01-30.
  2. "Administration" Template:Wayback. Basilica del Santo Niño. Retrieved on 2013-01-30.
  3. "Church and Convent of Santo Niño" Template:Wayback. National Registry of Historic Sites and Structures of the Philippines.Retrieved on 2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