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耳疔 |
耳疔是指發生於外耳道的癤腫,為外耳道皮膚毛囊或皮脂腺細菌感染,常見於外耳道軟骨部,夏秋季多見。以局限性紅腫、突起為其特徵。耳疔,俗稱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主要是由外耳道內耵聹腺分泌產生,一般可以通過咀嚼運動及頭部的運動,自行排出外耳道。如果外耳道內耵聹分泌過多,或者排出受阻,使耵聹在外耳道內聚集成團,從而堵塞外耳道,稱之耵聹栓塞。耵聹栓塞形成後,可以影響到聽力或者誘發炎症,嚴重者可以產生明顯的疼痛感覺。主要治療可以先用5%的碳酸氫鈉溶液滴耳,每天滴3-5次,每次滴耳後,患耳向上靜置10分鐘,連續3-4日後,等耵聹軟化,可以到醫院的耳鼻喉科門診,用吸引器或者生理鹽水,將耵聹取出或者衝出即可。[1]
病因
致病菌大部分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1.最常見的誘因為挖耳、游泳和洗澡進水。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外耳道濕疹引發。
3.全身疾病,如糖尿病、貧血、尿毒症、內分泌紊亂等患者易患此病。
臨床表現
1.耳痛
劇烈,咀嚼或張口時疼痛加劇,一般在5~7天癤腫成熟,破潰後疼痛可減輕。
2.癤腫破潰
可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可混有血液。
3.聽力下降
癤腫堵塞外耳道,可致聽力下降。
4.癤腫在外耳道後壁可致耳後紅腫,耳後溝變淺,耳郭聳立。
5.嬰幼兒表現為不明原因的哭鬧,伴發熱,患兒不願意側臥位。
檢查
1.有明顯的耳屏壓痛和耳郭牽拉痛。
2.外耳道軟骨部有局限性紅腫隆起,或在腫脹的中央有白色膿栓。
3.癤腫形成後探針觸之有波動感。
4.如流膿,膿液很稠。
5.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升高。
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即可做出診斷。當外耳道癤腫波及耳後時,需要與急性乳突炎及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後骨膜下膿腫相鑑別。
治療
1.發病早期癤腫未成熟時局部用2%碘酊或魚石脂軟膏塗抹,同時使用微波、紅外線照射等治療,有助於癤腫的吸收。未成熟的癤腫嚴禁切開,以免造成炎症加重並擴散。
2.癤腫成熟後如果未能自行破潰,可以切開引流。應沿外耳道長軸方向切開,避免可能造成外耳道狹窄,根據病情逐日或隔日換藥,直到痊癒。
3.嚴重的癤腫還需口服抗生素,可進行膿液的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根據結果選用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預防
1.保持外耳道清潔,如疔腫已潰,應經常清除膿液。睡眠時患耳向下,以利膿液排出,但注意局部不能受壓。
2.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3.注意耳部衛生,戒除挖耳習慣,避免污水入耳。游泳前可用塗有凡士林的棉球堵塞於外耳道口,以防污水入耳。如有水灌入,應外耳道口朝下,單足跳躍,使耳內積水倒出,以免污水浸漬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