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志撼山·不懼艱難臨宏篇(紀貴)
作品欣賞
老驥伏櫪志撼山·不懼艱難臨宏篇
在雞西市楹聯協會名譽主席,樂陶居士陳明鵬的倡導和組織下,市楹聯協會與東北雪藝術研究院合作在市群眾藝術館舉辦了為期一周的李正魁《清明上河圖》臨摹作品展。展覽其間,參展人員絡繹不絕,僅一周時間就接待了一千餘人,幾十人在留言薄上留言,五六十人從全國各地發來賀詞、賀詩、賀聯。
《清明上河圖》臨摹作品展出期間,在我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九十一歲高齡的楹聯協會顧問程顯魁先生,由家人護送,坐着輪椅參觀展覽,並留言: 勤功烈烈、以壯市威。
祥光月秀務業公司總經理遲鳳文率領本單位職工130多人參觀了展覽。還有許多文人雅士當場賦詩繪畫作聯,盛讚臨摹老人李正魁,楹聯協會副秘書長楊志軍當場寫下了「老驥伏櫪志撼山,不懼艱難臨宏篇「的詩句。
楹聯協會副秘書長張文藝在詩中盛讚道: 劍走偏鋒筆落花,耄耋李老綻奇葩。
黑龍江省楹聯家協會發來的賀聯: 將落墨前 千載風雲皆入抱, 正行毫處一滴光色也頃情。
遠在瀋陽的抗美老兵,八十七歲的唐作厚老將軍也發來賀詞: 臨摹古畫十春秋,潑墨揮毫喜傳𠄘。
七台河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勃利文聯副主席,詩詞聯協會主席蕭艾發來賀詩: 雞冠山下有高才,壽至耄耋志不衰。重現清明圖卷美,畫家聞訊賞觀來。
李正魁,一個普通的名字。一幅《清明上河圖》臨摹畫作,美妙的畫卷展現在我們面前,另我驚奇激動不己。《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李正魁,現年八十七歲,小學文化。雞西農機修造廠退修工人,他既沒有經過專業學校的學習,也沒有繪畫經歷。為了追求美好的藝術人生,退休後幾十年鍥而不捨的努力,完成了《清明上河圖》長卷作品的臨摹。畫卷總長度約百米,成就了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典範。作品成為雞西繪畫歷史濃墨重彩的一頁。臨摹這樣的巨幅國畫是常人不敢想的事。然而這位耄耋老人,不但敢於大膽地去想,而且卻腳踏實地地去實踐,這是什麼精神支持着他,鼓舞着他!李正魁說:「一個人活在世上,不能只講一個時期的奉獻,應該講究終生的奉獻。」正是這種終生奉獻的精神,給了人民一個精彩而感人的答案。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和長征精神,是李正魁的精神支柱。經過十年的不懈的努力,終於臨摹了《清明上河圖》畫卷。
李正魁先生雖已耄耋之年,但寶刀不老,童心未泯,以畫壯志,樂在其中,十年間臨摹了五幅《清明上河圖》,堪稱雞西畫壇奇人:八旬老人繪長卷,十個春秋揮血汗。再現清明上河圖,彰顯華夏多燦爛。
這正是李正魁的:「人老心不老,年高志更高」的品格。李正魁先生十年臨摹《清明上河圖》,除了獲我市畫家呂景富的指導外,曾獲市楹聯協會名譽主席、樂陶居士陳明鵬的民次薦舉,樂陶居士慧眼識才,是真正的伯樂,把埋在土裡的金子發掘出來。
原副市長、市人大副主任,現市老促會老科協主任徐振林,不僅親臨畫展,現場觀展,還帶領我市文化名人:滕宗仁、蔣興蓮、高翠萍、馬廣祥、胡嫦娥等十幾人,深入李正魁的茅屋草舍參觀了畫室和初期畫卷,還深入樂陶居進行釆風,大家無不為之感動。一致認為,一定要學習李正魁的不怕苦、不畏難、堅持不懈的愚公移山和長征精神,並使這種精神世世代代傳承下去。[1]
作者簡介
紀貴,筆名為紀實,中文大學文化,中小學教師,校長,政府公務員,雞西文聯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