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老舍經典》,老舍 著,出版社: 雲南人民出版社。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1]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2]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老舍戲劇、小說、散文作品,如《茶館》《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大明湖之春》等,使讀者感受老舍先生的語言藝術和深沉情感。老舍作品為中國現代文學創造了一個豐滿完整的市民世界和獨特生動的市民形象體系,風格獨特,成就卓著,為推動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作品生活氣息濃郁,人物形象真實,語言精練,不少劇作還具有獨特的「京味」風格。

前言/序言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正紅旗人,我國現代着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另有鴻來、非我等筆名。

老捨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現名小楊家胡同)一個滿族貧民家庭。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巷戰中,所以,老舍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在北京底層市民的生活環境中長大。9 歲時,他受人資助進入私塾讀書。1913 年,老舍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市第三中學),數月後因經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於1918 年畢業。1924 年秋,老舍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教員。在此期間,他利用業餘時間閱讀了大量西歐文學名着,並開始文學創作。1966 年8 月24 日深夜,老舍自沉於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終年67 歲。

老舍一生共留下800 萬字的作品,多以老北京平民生活為題材,他擅長用純熟的北京話做細緻的描繪,展現出地道的北京味兒,代表作有《駱駝祥子》《茶館》《四世同堂》《二馬》《離婚》《龍鬚溝》等。這些作品語言樸實無華,幽默詼諧,為中國現代文學創造了一個豐滿完整的市民世界和獨特生動的市民形象體系。老舍是用文字繪畫的丹青妙手,勾描人物,塗抹風景,無論筆墨或濃或淡,那力透紙背的功夫,令人捧腹的幽默,一看便知只能是老舍的。他不用字典里的現成詞彙去掉書袋,也不會為誘惑讀者故意雕飾文字;他不板面孔、不擺架子,也不雲裡霧裡地說空話,而全憑思想牽着筆頭,化技巧於無形,文章自然、率真地從心底流淌出來。

本書精選老舍經典劇作《茶館》《龍鬚溝》和《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斷魂槍》等小說名篇,以及《大明湖之春》《養花》等散文名篇,篇篇皆為經典中的經典。這些作品多取材於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通過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衝突,挖掘對人民生存、命運的思考。為了尊重原着,我們保留了原文中的古今異體字、傳統的標點使用習慣等,力求確保作品的原汁原味,其中北京方言、難解字詞,都做了注釋,毫無閱讀障礙。這些作品文筆細緻入微,極盡渲染之筆觸,讓人從詼諧之中體味人生哲思。

目錄

茶 館

龍鬚溝

駱駝祥子

我這一輩子

月牙兒

且說屋裡

不成問題的問題

斷魂槍

上 任

犧 牲

毛毛蟲

善 人

熱包子

大悲寺外

微 神

開市大吉

柳家大院

抱 孫

黑白李

眼 鏡

鐵牛和病鴨

也是三角

大明湖之春

五月的青島

宗月大師

青島與山大

我的理想家庭

養 花

參考文獻

  1. 關於智慧的名言,人生屋,2013-07-15
  2. 關於莎士比亞的名言名句(100句),豆丁網,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