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翻譯史另寫》,楊全紅 著,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書籍對於人類原有很重大的意義,但,書籍不僅對那些不會讀書的人是毫無用處,就是對那些機械地讀完了書還不會從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1]的人也是無用的。 —— 烏申斯基[2]

目錄

內容簡介

就範圍而言,《翻譯史另寫》中的「翻譯史」主要指中國翻譯史,而且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國翻譯史;就內容而言,「翻譯史」既包含嚴格意義上的翻譯歷史,也包括翻譯思想(史)和翻譯家。    在《翻譯史另寫》中時可見到不一樣的觀點:「愛國」並非朱生豪堅持譯莎的首要甚或主要動力;中國傳統譯論可以用「旨」 一言以蔽之;「新譯」並非生來就是專名,也並不獨指玄奘的譯籍;傅雷「神似」譯論中的「神」當可解為「精」、「氣」、「神」;錢鍾書的「化境」不僅是文學翻譯的「理想」,也可兼作「標準」。這或許便是「另寫」之本意。與此同時,「另寫」還多少有點「另類」的意思,這從相關篇名中即可感知而出;《饒舌「舌人」》、《「唐僧」是誰》、《萬譯不離其「旨」》、《誤引作者、誤告作者》、《他們仨:翻譯連着你我他》、《「如影隨形」並「左右人間」》 ……

目錄

一、饒舌「舌人」

二、「唐僧」是誰?——「唐僧」的姓名及其他

三、替翻譯家解夢

四、他們仨:翻譯連着你我他——傅雷、錢鍾書、楊絳之間的翻譯軼事

五、眾口「譯」詞話追思——「譯」字輓聯、壽聯、詩詞等摘抄

六、「如影隨形」並「左右人間」——談譯作《摩詰經》與《天演論》及其影響

七、羅什、玄奘試比高——兼考譯作流行因素並就某些問題與孔慧怡商榷

八、「漢譯首英語詩」二三事——從錢鍾書《漢譯首英語詩(人生頌)及有關二三事》談起

九、朱生豪譯莎動力談

十、誤引作者,誤告讀者——翻譯名言佳句誤引舉例

十一、《翻譯論集》(修訂本)之得與失

十二、《法句經序》學習補課

十三、萬譯不離其「旨」——中國傳統譯論中的「存旨」與「達旨」等

十四、玄奘翻譯理論辨偽

十五、「五種不翻」,老題新談——兼論玄奘是否可稱「(傑出的)譯論家」

十六、「古譯」、「新譯」等的名與實

十七、傅雷「神似」譯論新探

十八、「化境」:「理想」耶?「標準」耶?

參考文獻

  1. 思想指導人生,豆丁網,2013-01-15
  2. 烏申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公教育,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