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羽衣甘藍 - 十字花科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羽衣甘藍 - 十字花科植物

羽衣甘藍(學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tricolor),二年生草本植物,為結球甘藍(捲心菜)的園藝變種。結構和形狀與捲心菜非常相似,區別在於羽衣甘藍的中心不會捲成團。栽培一年植株形成蓮座狀葉叢,經冬季低溫,於翌年開花、結實。總狀花序頂生,花期4~5月,蟲媒花,果實為角果,扁圓形,種子圓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 園藝品種形態多樣,按高度可分高型和矮型;按葉的形態分皺葉、不皺葉及深裂葉品種;按顏色,邊緣葉有翠綠色、深綠色、灰綠色、黃綠色,中心葉則有純白、淡黃、肉色、玫瑰紅、紫紅等品種。羽衣甘藍在美國非常受歡迎,因為含鈣率是10%,維生素A133%,維生素C134%。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羽衣甘藍

拉丁學名;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 tricolor

別稱; 葉牡丹、牡丹菜、花包菜、綠葉甘藍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五椏果亞綱

目; 白花菜目

科; 十字花科

族; 蕓薹族

屬; 蕓薹屬

種; 甘藍(B. oleracea)

亞種; 羽衣甘藍

分布區域; 原產地中海沿岸至小亞細亞一帶現廣泛栽培主要分布於溫帶地區。

英文名; 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的觀賞品種很多,葉片形態美觀多變,色彩絢麗如花。其中心葉片顏色尤為豐富,整個植株形如牡丹。葉基生,幼苗與食用甘藍極像,但長大後不結球。葉大而肥厚,葉色豐富,葉形多變,開花時總狀花序高可達1.2m。

羽衣甘藍植株高大,根系發達,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層。莖短縮,密生葉片。葉片肥厚,倒卵形,被有蠟粉,深度波狀皺褶,呈鳥羽狀,美觀。

花序總狀,蟲媒花,果實為角果,扁圓形,種子圓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花期4月。主要觀賞期為冬季。株叢整齊,葉形變化豐富,葉片色彩斑斕,一株羽衣甘藍猶如一朵盛開的牡丹花,因而又名葉牡丹。[5]

生長習性

喜冷涼氣候,極耐寒,不耐澇。可忍受多次短暫的霜凍,耐熱性也很強,生長勢強,栽培容易,喜陽光,耐鹽鹼,喜肥沃土壤。生長適溫為20~25℃,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8~25℃。

對土壤適應性較強,而以腐殖質豐富肥沃沙壤土或粘質壤土最宜。在鈣質豐富、pH值5.5~6.8的土壤中生長最旺盛。

主要品種

一是圓葉系列,葉片稍帶波浪紋,抗寒性好。二是皺葉系列,葉緣有皺摺,在高溫條件下比其他品種着色快。三是羽衣系列,羽毛狀的葉片全部具有細碎鋸齒或粗鋸齒,花頭較大,莖幹結實,不易彎折,耐寒性強。羽衣甘藍性喜冷涼,耐寒力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抗性強。

觀賞品種

花羽衣甘藍

花羽衣甘藍是原產歐洲的十字花科植物,經過多年篩選種植後,日本易名為葉牡丹,寓意為祝福。葉牡丹株形美觀,容易栽培,觀賞期長,冬季11~12月均可觀賞,最適於花壇冬季美化和盆栽,也可作切花與其它裝飾。播種期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定植期8月中下旬,觀賞期11~12月。定植株距25~30厘米,行距50厘米,肥料以底肥為主,追肥在10月上旬進行。

食用栽培種

東方綠嫩

從國外引進,植株中等高,生長旺盛,葉深綠色,無蠟粉,嫩葉邊緣捲曲成皺褶,嫩綠色,品質極佳,耐貯存,耐寒,耐熱,耐肥,晚抽薹,採收期長。可春秋露地栽培,也可以在冬季於溫室或陽畦栽培。從播種至始收約50天。春播如果管理較好,可一直延續採收,產量很高。

阿培達

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良種。植株中等高,葉藍綠色,捲曲度大,外觀豐滿整齊,品質細嫩,風味好,其抗逆性很強,可春秋露地栽培,也能用於冬季保護地栽培,產品經加工後能保洲綠的顏色和獨特的風味。

科倫內

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早熟種.植株中等高,生長迅速而整齊。該品種耐寒力強,耐熱,耐肥水。一般於3月中旬播種,加強管理,可陸續採收至9月下旬,優質高產。而且,羽衣甘藍有助於增加胸部彈力

分布地區

原產地中海沿岸至小亞西亞一帶,現廣泛栽培,主要分布於溫帶地區。在英國、荷蘭、德國、美國種植較多,且品種各異,有觀賞用羽衣甘藍,亦有菜用羽衣甘藍。我國引種栽培歷史不長,尤其是觀賞羽衣甘藍是近十幾年才有少量種植,也只是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1]

參考文獻

  1. 羽衣甘藍, 下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