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美以悅己享人(老才)

美以悅己享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美以悅己享人》中國當代作家老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美以悅己享人

這不是我媽媽的話,她寡語,也不能這樣文縐縐的玩文字遊戲。是我總結了我媽媽的那些事才提煉了這麼個句子,在我媽媽的頭腦深處,她就是在以美來使自己得到貧困中的低微的享受,她也沒有忘記用自己創造的美來使周圍的鄰里得到愉悅和享受。

有一篇文字懷念我的媽媽,說她是一個「園藝師」,我就是沒有說她在後院子親手打造了一個蓬勃而充滿生機的小園,修築一條曲徑,那曲徑之上的葡萄架給了曲徑以絕美和情趣。這裡要好好回憶那種美,不僅僅是感染我自己,也想留下那種無與倫比的唯美畫面。

原來這個設計是處心積慮的,那棵葡萄早就在廂房的一角,只是藤蔓沿着低矮的房檐自由的爬行。自從曲徑砌成以後,媽媽就在曲徑邊上埋好了木樁,都是齊刷刷的高度,為了防止倒伏,她還用鐵絲統統連綴在一起,形成穩定的結構。

沒有出兩年,那些葡萄的藤蔓就乖乖地聽話,爬滿了曲徑的上方,成了一道別致的廡廊,媽媽說,下雨了,去園子也有個搭雨的地方。原來她的第一考慮是實用,我就覺得她是需要我的讚美,但我小時候根本就沒有語言的天賦,講話都是斷續的,幾乎一個字一個字地吐,也沒有多少可以讓人覺得是讚美的詞句。後來我明白媽媽是很失望的,但怨恨誰,這是上蒼的使然,我媽媽也是會欣然接受的,她不會逆反那些天之道的。

我的智商也足以被媽媽的想法左右,果真,有一次下雨了,我就出去了,躲在後院的那葡萄架子下面躲雨,但也發現了難得的情趣,你可以找一個葡萄枝葉很濃密的地方避雨,天上的雨,敲擊着葡萄的葉子,發出一種時重時輕,時急時緩的音樂節奏,有時候,雨滴砸在葉子的中間,沉重的,仿佛是上蒼的憤怒,我有些懼怕,自然地縮着脖頸,不敢出聲;有時候雨滴沒有砸中葉子的正中,而是葉緣,又滑下來,砸在另一片葉子上,有了緩衝,然後順着葉子流淌下來。那輕重緩急,那高低不一,或砸或流或淌或滋的節奏感,仿佛就是音樂,我對音樂的妙處和感悟是非常低下的,但我想到了音樂,就已經是我開始對音樂發生了美感。我小學初中時候也有音樂課,但到了期末老師是不考理論的,而是挑了你站起來唱歌,我分明記得老師給我的分數是40分。所以我一直不敢表現我那點幼稚園水平的音樂

我到現在還這麼認為,人的聯想只有在雨中,在一個漏雨而不是全封閉的狀態下的氛圍和場合里才能發生,否則沒有外在的條件,會斷送你所有的美好感覺的。但我還是嚮往那些大人在雨天湊集到隊上的飼養室搓繩的生活,既可以掙工分,也可以閒扯

這樣的傻子舉動讓媽媽看見了。他一會兒跟着到了後院,看見我在那葡萄架子下的樣子發笑,說,你當這真的能避雨啦!

我沒有回家,還是在那葡萄架子下享受着只有雨天才可以帶來的感覺。有時候那雨在一片葉子上積累多了,就成了雨珠,擎不住了,突然跌落下來,或者滑落在你的衣領里,涼颼颼的,你可不能怪那惡作劇,反而覺得是一種頑皮的挑逗。如果是大雨如注,那就不能選擇在那裡了,這是傻子都知道的。

避雨是有局限的,但納涼絕對是最好的所在。儘管那院子關上門以後也不透風,但似乎當初給我的感覺就是哪裡有葡萄架子哪裡就有風,後來我學到「風起秋萍之末」的句子還想到了我們家後院的葡萄架子了,覺得那些經典的美都是被南方人先掠了去,我們就那樣傻傻地把本來最美的景致遺忘在我們的平凡的生活里。我固執地認為,風起絕不是在水面的浮萍之下的,應該就在葡萄架子的下面。

[1]

作者簡介

老才,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