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神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圖片來自隨意窩日誌 |
羅東神社設立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為台灣日治時期位於臺北州羅東郡羅東街的神社。原址現為臺灣宜蘭縣羅東鎮純精路於民權路至中山路間之路段。
神社歷史
蘭陽地區最初僅有明治34年(西元1901年)設立的宜蘭神社,因距羅東甚遠而造成羅東官民參拜不便,後於昭和2年(西元1927年)5月28日在羅東街西側設「羅東社」,鎮座落成。於昭和5年(西元1930年)代後期進入皇民化政策時期後,建造鎮守羅東郡下八萬住民的神社,另建造「羅東神社」,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11月2日鎮座落成,社格為無格社,祭祀神為明治天皇、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每年例祭日為11月3日。
二戰後,羅東神社改為羅東忠烈祠。後為開闢羅東環鎮道路之純精路,忠烈祠被拆除,原羅東神社的神橋、狛犬、石燈籠等構件移至羅東中山公園[1] 。
歷任社掌
羅東神社初任社掌係由宜蘭神社社司藤崎和次郎兼任,第二任為上角儀之助,其任期自昭和13年(西元1938年)8月至終戰。
參考文獻
- ↑ 羅東中山公園羅東神社狛犬,國家文化記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