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傑·伊伯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傑·約瑟夫·埃伯特(Roger Joseph Ebert,1942年6月18日-2013年4月4日),美國影評人、劇本作家,普利策獎獲得者。

埃伯特以他每周評論專欄(從1967年開始在《芝加哥太陽報》刊登,後來在網絡上發布)[1]和與另一位影評人吉恩·西斯克爾聯袂主持的主持電視節目《西斯克爾和埃伯特電影評論》(Siskel & Ebert at the Movies) 而著名。1999年西斯克爾逝世後,他選擇了多位候選人試鏡,最終理查德·羅佩成為他的新搭檔,2000年節目而因此更名為《埃伯特與羅佩和電影》(Ebert & Roeper and the Movies)。

埃伯特的電影評論在美國和全球被超過200家報紙發表。他撰寫了超過15本書,包括他的電影年鑑。1975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普利策批評獎的電影影評人。[2]他的電視節目也在全球播放,獲得艾美獎提名。1995年,芝加哥靠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伊利路的一段被命名為「西斯克爾和埃伯特街」。2005年6月,埃伯特在好萊塢星光大道得到一顆星,也是第一位獲得該榮譽的影評人。[3]2007年,埃伯特被《福布斯》雜誌評為美國最有影響的評論家。[4] 他擁有科羅拉多大學美國電影學會芝加哥藝術學院的榮譽學位。

1994年開始,他開始以個人視角撰寫《偉大的電影》(Great Movies)系列,列出他認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電影。1999年,他開始舉辦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一年一度的「羅傑·埃伯特最受忽視電影節」(Roger Ebert's Overlooked Film Festival)。

目錄

生活

  1. RogerEbert.com 羅傑·埃伯特網站
  2. 普利策獎官方網站,點擊1975年,可以查到獲獎記錄。
  3. 《Boffo: Ebert Gets Star on Hollywood Walk of Fame》,2005年6月23日發表,於2008年1月29日查閱。
  4. Tom Van Riper,《The Top Pundits In America》,福布斯,2007年9月24日發表,於2008年1月29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