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經濟學與消費者行為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經濟學與消費者行為》,安格斯·迪頓,約翰·米爾鮑爾 著,龔志民 等 譯,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5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立的第一家大學出版社[1]。2009年獲首屆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榮譽稱號,2017年和2021年連續兩屆再度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獎,是中國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學術著作出版基地[2]

目錄

內容簡介

《經濟學與消費者行為》是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的代表作,1980年出版,1981、1982年重印,1983年修訂後重印。至今重印20餘次,在經濟學界受到普遍歡迎。對於學習經濟學的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對偶思想被證明是消費行為經濟學的現代研究中一個強有力的工具。本書中作者利用對偶方法對這個課題做了一個完整且易於理解的處理。本書着重討論該理論在福利經濟學與計量分析中的應用。    本書的前四章介紹了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這些章還包含該理論到勞動力供給、耐用商品、消費函數、配給等方面的初步擴展。本書的其餘章節分為三個部分。在其中的第一部分,作者討論了在選擇和加總問題上的限制。第二部分的章節討論了消費者指數、家庭特徵、需求和福利比較,以及社會福利與不公平問題。第三部分擴展了消費者行為的範圍,使之包含商品的品質與家庭生產理論、勞動力供給與人力資本理論、消費函數與跨期選擇、耐用商品需求以及不確定條件下的選擇。

作者介紹

安格斯·迪頓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人,早期在劍橋大學和布里斯托爾大學任教。他目前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協會成員,計量經濟學協會成員,並且是1978年該協會首屆弗里希獎的獲得者。

安格斯·迪頓現在是普林斯頓大學德懷特·D·艾森豪維爾國際事務教授,伍德羅·威爾森公共和國際事務學校及經濟系的經濟學和國際事務教授。目前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健康、經濟發展及家庭行為分析,特別是微觀層面上的研究。他現在的研究集中在富裕與貧窮國家健康的決定因素,以及印度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貧窮的度量問題。他對家庭調查分析保持着長期的興趣。

約翰·米爾鮑爾 ,牛津納菲爾德學院經濟學教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