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經濟使用年限

經濟使用年限
圖片來自知乎

每個企業都有一定數量的固定資產,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可能會對其固定資產進行處置,對於固定資產的預計淨殘值,

預計淨殘值是指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已滿或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從該項資產的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目錄

預計淨殘值的計算

固定資產淨殘值=固定資產報廢時預計可以收回的殘餘價值-預計清理費用後的餘額

預計淨殘值率=固定資產淨殘值/固定資產原值*100%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淨殘值。預計淨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預計淨殘值是在減少或者處置固定資產時確定的預計淨殘值率與原值的乘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內資企業固定資產預計淨殘值率統一為5%;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外資企業固定資產預計淨殘值率一般為10%。此項數據系統會根據選定的固定資產類別,按類別中預定的預計淨殘值率計算。淨值是指固定資產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值。

預計淨殘值的比例

固定資產報廢之前,需要對其預計淨殘值進行估計,相關的規章制度規定預計淨殘值占固定資產原值的比例,即預計淨殘值率為3%-5%,如果企業某項資產的預計淨殘值率不在此區間,則需要經過有關部門批准,對其預計淨殘值進行調整。

預計淨殘值的作用

固定資產在使用的過程中,因為經濟環境,技術環境以及其他環境的變化,固定資產的預計淨殘值與最初預計的淨殘值可能會發生較大的改變,從而導致固定資產最初的預計淨殘值沒有辦法反映真實的會計信息。為了避免固定資產預計淨殘值不能提供真實的情況,企業應該在每年的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淨殘值進行覆核。如果與原先的預計淨殘值估計數有差異,企業需要重新進行調整。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淨殘值。預計淨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預計淨殘值是在減少或者處置固定資產時確定的預計淨殘值率與原值的乘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內資企業固定資產預計淨殘值率統一為5%;

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外資企業固定資產預計淨殘值率一般為10%。此項數據系統會根據選定的固定資產類別,按類別中預定的預計淨殘值率計算。淨值是指固定資產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值。

預計淨殘值的算法:預計淨殘值=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淨殘值率。

固定資產預計淨殘值=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淨殘值率。(預計淨殘值率一股是5%)預計淨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預計淨殘值

預計淨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淨殘值。

預計淨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預計淨殘值是在減少或者處置固定資產時確定的預計淨殘值率與原值的乘積,根據《中華套燥請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內資企業固定資產預計淨殘值率統一為試凝墊5%。

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坑海背兆外國企牛炒拔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外資企業固定資產預計淨殘值率一般為宙趨台晚10%。此項數據系統會根據選定的固定資產類別, 按類別中預定的預計淨殘值率計算。淨值是指固定資產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值。

設同類新型固定資產比原固定資產每一單位生產能力能夠多帶來的整體經濟效益額為互,它由單位生產能力的年生產成本降低額(包括固定資產使用成本)和單位生產能力的年銷售利潤增加額組成,則經濟使用年限可分別按以下幾種情況計算:

1.修理費用等額遞增情況下的經濟使用年限計算公式:式中,C——經濟使用年限;X——經濟耐用年限;a——修理費用遞增級差;B——固定資產年生產能力;E——新型同類固定資產比考察固定資產的單位生產能力年整體經濟效益增加額。

2.修理費用不規則增長情況下的經濟使用年限計算公式:Si ——第i年的維修及大修理費用;其餘字母的意義同公式1。

3.考慮回收殘值,修理費用不規則增長情況下的經濟使用年限計算公式:式中,Rc ——經濟使用年限上的固定資產殘值;Rx ——經濟耐用年限上的固定資產殘值。其餘字母含義同以上公式。經濟使用年限的實例分析某項固定資產的購建投資為l萬元,修理費用每年遞增200元,其年土產能力460噸,使用到第3年出現了新型設備,新型設備比原設備每1噸生產能力多帶來l元的整體經濟效益,則:

設同類新型固定資產比原固定資產每一單位生產能力能夠多帶來的整體經濟效益額為互,它由單位生產能力的年生產成本降低額(包括固定資產使用成本)和單位生產能力的年銷售利潤增加額組成,則經濟使用年限可分別按以下幾種情況計算:

1.修理費用等額遞增情況下的經濟使用年限計算公式:

式中,C——經濟使用年限;

X——經濟耐用年限;

a——修理費用遞增級差;

B——固定資產年生產能力;

E——新型同類固定資產比考察固定資產的單位生產能力年整體經濟效益增加額。

2.修理費用不規則增長情況下的經濟使用年限計算公式:

Si ——第i年的維修及大修理費用;

其餘字母的意義同公式1。

3.考慮回收殘值,修理費用不規則增長情況下的經濟使用年限計算公式:

式中,Rc ——經濟使用年限上的固定資產殘值;

Rx ——經濟耐用年限上的固定資產殘值。其餘字母含義同以上公式。

經濟使用年限的實例分析

某項固定資產的購建投資為l萬元,修理費用每年遞增200元,其年土產能力460噸,使用到第3年出現了新型設備,新型設備比原設備每1噸生產能力多帶來l元的整體經濟效益,則:

首先根據經濟耐用年限的計算公式l得:

由本方法公式l可得:

C=X-\frzc{2}{a}BE=10=\frac{2}{200}=5.4(年)

該結果說明原固定資產的經濟使用年限為5.4年。 [[1]]

視頻

2021新準則固定資產使用年限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