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紫蘇
原圖鏈接紫蘇苞

中文學名:紫蘇

拉丁學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別 稱:桂荏白蘇赤蘇紅蘇

黑蘇白紫蘇青蘇蘇麻水升麻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菊亞綱

目:唇形目

科:唇形科

亞 科:野芝麻亞科

族:塔花族

屬:紫蘇屬

種:紫蘇

紫蘇苞,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等的宿萼。[1]

目錄

形態特徵

紫蘇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

葉闊卵形或圓形,長7-13厘米,寬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膜質或草質,兩面綠色或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貼生柔毛,側脈7-8對,位於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與中脈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顯突起,色稍淡;

葉柄長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長柔毛。

輪傘花序2花,組成長1.5-15厘米、密被長柔毛、偏向一側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約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紅褐色腺點,無毛,邊緣膜質;花梗長1.5毫米,密被柔毛。

花萼鐘形,10脈,長約3毫米,直伸,下部被長柔毛,夾有黃色腺點,內面喉部有疏柔毛環,結果時增大,長至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邊腫脹,萼檐二唇形,上唇寬大,3齒,中齒較小,下唇比上唇稍長,2齒,齒披針形。

花冠白色至紫紅色,長3-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內面在下唇片基部略被微柔毛,冠筒短,長2-2.5毫米,喉部斜鐘形,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與上唇相近似。雄蕊4,幾不伸出,前對稍長,離生,插生喉部,花絲扁平,花葯2室,室平行,其後略叉開或極叉開;

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頭2室;花盤在前邊膨大;柱頭2裂。果萼長約10mm。花柱先端相等2淺裂。

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

小堅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徑約1.5毫米,具網紋。

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紫蘇苞的功效與作用

治血虛感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2]

各家論述

《本經逢原》:"亡血家大虛,及妊婦產婦發散,用紫蘇苞佳,取其氣味皆薄,而無過汗傷中之患也。"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紫蘇苞 ,寶芝林中藥網
  2. 紫蘇苞,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