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約翰·范·歐登巴內菲爾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約翰·范·歐登巴內菲爾德

圖片來自monumentaal

約翰·范·歐登巴內菲爾德(Johan van Oldenbarnevelt, 1547-1619年5月13日),尼德蘭七省共和國律師、政治家、開國元勛之一,荷蘭東印度公司聯合創始人。

1596年英法荷三國同盟的締結中,歐登巴內菲爾德起到了關鍵作用。荷蘭首相馬克·呂特認為他是荷蘭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1]後因政治、宗教鬥爭被拿騷的毛里茨處決。

介紹

歐登巴內菲爾德出生在阿默斯福特[2],最初於海牙擔任荷蘭省上訴法院律師。1572年,荷蘭、澤蘭二省驅逐了西班牙統治者,歐登巴內菲爾德便選擇投身於荷蘭獨立運動。1576年,擔任鹿特丹領俸人(Pensionaris,低地國家特有的行政職位)。1578年,歐登巴內菲爾德參與協調了烏特勒支同盟。1585年,出使英格蘭,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獻上荷蘭主權,嘗試請求她成為荷蘭君主。女王拒絕了這一請求,但決定出兵幫助尼德蘭反抗西班牙。1586年,擔任荷蘭省長,在背後支持年輕的毛里茨,在戰爭動員、物資保障方面做出了極大貢獻並實際負責外交事務。1596年,他成功使尼德蘭與英國、法國締結了同盟。

1600年,他堅持要求毛里茨攻下敦刻爾克,毛里茨對此頗有微詞,但還是取得了成功。1609年,歐登巴內菲爾德使尼德蘭與西班牙的腓力二世達成了十二年停戰協議,但這一和約觸怒了拿騷的毛里茨,後者想要徹底在尼德蘭擊敗西班牙人的勢力,而歐登巴內菲爾德則認為沒有必要。隨後兩人由於不同的宗教立場而分道揚鑣。毛里茨支持正統的歸正宗、加爾文主義,而歐登巴內菲爾德則支持當時荷蘭歸正宗的抗辯派(又稱阿民念主義)。這種宗教對立不僅是形式上的,1618年,毛里茨發動政變,同年8月23日,歐登巴內菲爾德遭到逮捕,旋即於1619年5月13日在海牙被處死,年71歲。[3]

參考文獻

  1. Johan van Oldenbarnevelt.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19-11-17]. 
  2. Frank de Hoog. A State Beheaded: The Political Fall of Land’s Advocate Johan van Oldenbarnevelt. The Low Coutries. 2019-10-05 [2019-11-20]. 
  3. Johan van Oldenbarnevelt. [20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