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粘指民族(林語堂)

《粘指民族》中國現代作家林語堂創作的一篇散文。

目錄

作品原文

粘指民族

染指、中飽、分羹、私肥,還是中國民族亘古以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販夫小卒文武老幼男女賢愚共同擅長的技術。根據這技術之普遍性及易學性,我們幾乎可以主觀的演繹的斷定這染指性已是中國人之第二天性了。最近普斯基大學生物學教授摩爾君發明,中國人巴掌上分泌出來一種微有酸味之粘性液質,分泌管之後有腦繫膜直通第五脊椎與眼系腦筋聯絡。凡眼帘射到金銀銅時,即引起自然反應作用,分泌額外加多,錢到手時尤甚。此時所發出之泌液特富粘性,特別見於拇指與食指之末,而巴掌正中的一生蒂米突見方亦然。因此銀錢到手,必有一部分膠泥手上,十元過手,必泥一元,乃無可如何之事。故中國人向來認為錢不沾手,違反天性,「糞夫挑糞,亦必醮一醮。」此粘指性,科學名詞名為Agglutindigitalism。最近賑災委員(記不清姓名,但必是慈善家,又必是仁義之徒),以侵水災款而被老蔣槍斃,即粘指性下之冤魂。又本日(一月五日)《福爾摩斯》載《東北捐款七百萬元查無着落》一文,令人想到「若不染指,非中國人」八個大字。因此我們夢想中國自殺團計劃也不能實行了。原來中國人很可以自殺,大規模的相約投入東海,以免身受亡國之痛。但自殺團亦必舉出幾位委員,辦理該團旅行購票事項。然而自殺委員如果是中國人,定必大做其中飽、剋扣、私肥、分羹的玩意起來,因此自殺委員之旅費亦無着落,並自殺亦不得。嗚呼,神明帝胄! [1]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年-1976年),1976年3月26日,去世於香港,四月移靈台北,長眠於故居後園中,享年八十二歲。中國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發明家。1895年出生於福建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為教會牧師。1912年林語堂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併在《語絲》上發表第一篇文章《論士氣與思想界之關係》。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寫雜文,並研究語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凋」的小品文,成為論語派主要人物。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風聲鶴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藝術》,在法國寫《京華煙雲》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47年,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