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粉末冶金法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粉末冶金法20世紀30年代,旋渦研磨鐵粉和碳還原鐵粉問世後,用粉末冶金法製造鐵基機械零件獲得了很快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粉末冶金技術發展迅速,新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新的材料和製品不斷出現,開拓出一些能製造特殊材料的領域,成為現代工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錄

簡介

18世紀下半葉和19世紀上半葉,俄、英、西班牙等國曾以工場規模製取海綿鉑粒,經過熱壓、鍛和模壓、燒結等工藝製造錢幣和貴重器物。1890年,美國的庫利吉發明用粉末冶金方法製造燈泡用鎢絲,奠定了現代粉末冶金的基礎。到1910年左右,人們已經用粉末冶金法製造了鎢鉬製品、硬質合金、青銅含油軸承、多孔過濾器、集電刷等,逐步形成了整套粉末冶金技術。

評價

我國粉末冶金製品行業上世紀50 年代中期起步,後隨着汽車工業的發展,加上自身具有的節材性,日益受到重視,1991~2004 年,我國粉末冶金零件產量在14 年內增長了7.3 倍,已進入高速發展期。預計今後5 年轎車用粉末冶金重量單車平均達到3.5 公斤以上。近些年來,由於一些新技術的興起, 如機械合金化、粉末注射成形、溫壓成形、噴射成形、微波燒結、放電等離子燒結、自蔓延高溫合成、燒結硬化等, 使得粉末冶金材料和技術得到了各國的普遍重視,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