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全景網 的圖片

米母干,外文名:Memucan,基督教聖經人名。

《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1](含亞蘭文)寫就,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它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2]

目錄

簡介

亞哈隨魯王七個波斯和瑪代大臣之一(斯一14)。波斯皇后瓦實提違抗王命,拒絕眾席王的筵宴,米母干就指出她的罪(斯一16),米母干提議把她廢除,把皇后的位分賜給別人;王接受了他的意見,便發詔書把瓦實提廢除(一21)。後來,以斯帖就被選立為瑪代和波斯的皇后。

波斯

位於米所波大米(現今的伊拉克)以東的國家,其範圍正相等於今日的伊朗。古人稱之為法爾斯、帕爾斯或類似的名字,而傳給我們時便成為了波斯。在1935年之前,這地一直稱為波斯,直至該年才改稱為伊朗。現今伊朗的法定語言是波斯語,一種以阿拉伯字母寫出來的印歐語言。

聖經提及波斯的地方在舊約後期的歷史,以及同時期的先知著作中。最早提及波斯之處,是以賽亞書四十四章28節至四十五章1節,那裡提到古列;

波斯也出現在以西結的預言中,在其中波斯是推羅的軍隊成員(結二十七10),並且被列在歌革的聯盟中,入侵以色列(結三十八5)。但以理書所記載的歷史提到波斯(但十1;參但五31,六,十一1),書中的預言也涉及波斯(但八20,十一2;參但二32、39,七5,八3、4)。

參考文獻

  1. 古希伯來字母的發展與演變,網易,2021-04-11
  2. 宗教文化的思想價值,豆丁網,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