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窗眼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窗眼》中國當代作家王紅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窗眼

入夏以來,下了幾場雨,擔心老屋,我開車去看。

打開北廈門,撲面而來的,是一股久不住人的塵埃氣。久不住人,老屋愈加破敗。我躍到炕上,先去開窗戶,木框架還算結實,窗紙卻懸掉下來,上面掛着蜘蛛網,鬚鬚絡絡,我用條帚把它們扯開。

掃到窗台時,看到窗眼,裡面塞了一團紙,防止蚊蟲飛進來。我小時調皮,轉圈玩耍時,不小心坐在開水盆里,不能仰臥,只好趴在炕上。曾有段時間,我從這裡,向外面的世界觀望。

父母去上班。奶奶照看着我。

躺在炕上,不用仰頭,眼睛可以平視着對窗眼。從里往外看,世界很窄,只能看到院子的一個角,一棵石榴樹,葉子已茂盛,看不到樹冠,有一枝斜逸旁出,很細,遮擋點陽光,灑下一地樹影。

無聊時,看樹影一點一點地挪動,樹影和日頭的腳步正相反,早上,樹影在西邊,中午垂直於地面,下午,樹影去了東邊,慢慢地走出我的視野。一天的時間,終於熬到了頭。覺得像這樣的走法,人生什麼時候才能走完。

我告奶奶:「日頭和影子,是反着走呢。」。

奶奶摸摸我額頭,說我躺得多,走魔了。

上學的姐姐怕我在家着急。從學校回來,給我帶回幾本小人書。我認得些字,家裡也有新華字典,小人書里的故事大多能順暢地讀下來。我每天捧着小人書,翻來翻去看。頁面是黑白畫,彩頁的很少。有的地方還很模糊,缺頁少字經常事,可還是喜歡,放枕頭邊,早上一醒來就翻。有的小人書,我都能背下來。最喜歡《嫦娥奔月》裡面的人物,拿起鉛筆,把白粉蓮紙蓋上面,拓着畫,後來發現,看書和畫畫時,不覺得屁股疼。時間也好打發。

姐姐回家看到書上按得鉛筆印子,很是生氣,這都是借的,怎麼還人家。怕姐姐拿走小人書,我只得不畫,光看。

看書累時,對着窗眼望。

一天,一隻家雀兒,走進窗眼裡,蹦蹦跳跳地玩耍,遠遠地聽到一聲同類叫,它偏起頭,仔細聽明白,然後自己叫起來,和另一隻家雀兒你一聲,我一聲。好像在談論什麼事情,那隻家雀兒聲音越來越近,飛到石榴樹枝上。地上的家雀兒嘴巴極快,說個不停,最後那隻沒耐心了,直接飛到地上,面對面再嘰喳了幾句,相互疏理羽毛後,才振翅一塊飛走。

奶奶抹完牌,回到家,我當笑話講給她聽。奶奶正上炕,她上炕的動作,我看着都急。我上炕,手一撐,腿一提,兩腳相互一蹬鞋後跟,脫了鞋,竄到炕上,麻溜得很。奶奶兩手先上炕,壓緊後,一條腿提上去,另一條腿再上炕。穩穩跪住炕席,小腳在炕沿邊對碰幾下,也不脫鞋,身子一歪,坐下去,腿順勢一盤,成蓮花坐,再用雙手撐着席,身子左右搖擺幾下,根基坐穩。奶奶才算真正上了炕。

她聽我講完,露出僅剩的兩顆門牙:「憨女子,這是婆夫兩口子(夫妻)吵架哩,小兩口吵架不記仇,話說開了就算完。」奶奶說着,看我的燒傷,沒有發炎,給我上了藥。

我不懂奶奶的話,我只有些羨慕小家雀兒,它們能自由地在樹上蹦達、飛翔,不高興了吵吵嘴,快活了一起飛到天空去。躺到炕上,才知道,自由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姐姐不斷地給我換小人書,我看得很快,很喜歡看神話傳說。裡面的故事,如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牛郎織女,嫦娥奔月我讀了好多遍,深深地吸引了我。

再從窗眼裡向外望時,我有了想象。想象我長了翅膀,和那些家雀兒、喜鵲子,還有燕子一樣,飛向高高的天空,去追趕太陽。我要給牛郎織女搭建一座彩虹橋,讓他們在七彩橋上天天見麵團聚。又想給嫦娥帶去些家裡的花兒種子,和她一起在月宮裡種花養草,排解寂寞。這些想象,讓我窗眼外的世界不再單一,而是豐富多彩起來。

我給院子裡的公雞起名叫皇帝,它自大的樣子很像「皇帝的新衣」里那個傻子皇帝。聽到水池邊的青蛙叫聲,我稱它為「青蛙王子」。把石榴花叫「花仙子」。它們各有各的故事,在這個很窄的世界,我編織了經緯交織的夢。這些夢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這段時間,好朋友四蛋經常來和我做伴,我讓他從我的窗眼裡往外望,他望了一會,轉過身來,說沒意思。我說怎麼會沒意思呢,那些石榴花,都是花仙子,在沒人時會跳舞,還會講故事。四蛋一臉懵,再望了一會說:「你做夢哩吧。那就是石榴花,」他不喜歡從窗眼往外望,他要想看外面的世界,直接從門裡走出去,他說外面就是地、草,還有日頭曬得人暈哩。

他沒有看出故事,我覺得是不看書的緣故,把小人書拿出來和他分享。沒看兩頁,我的臉就黑了。四蛋翻一頁,食指在舌頭上點些唾沫,再翻。這個我是不能忍受的。我從他手中把小人書奪了過去,不讓他看。他很生氣,要走,嘴裡威脅我再也不來玩。我很怕他這句話,躺在炕上,四蛋是我唯一的夥伴。我趕緊告他,我念書給他聽。這樣,每天下午,我多了一個事干。

父親知道我喜歡小人書後,給我買了好多,裝有兩大箱子,搬家時都扔掉了。現在想來,真是年少不知珍惜。

不知珍惜的還有日頭的腳步,原以為它慢慢在走,人生還長,殊不知轉了個身,日頭走過了幾十年。奶奶去逝,我們搬家,好久也沒回老屋。我的那些想象,一個也沒有實現。只有書,陪着我送走日月星辰,度過春夏秋冬,

長大後,和許多同齡人聊起過小人書,驚訝地發現,竟連最不喜歡學習的人,也有着看小人書的歷史。原來,小人書打開過很多人的窗子,包括我家的這一間。

小小的窗眼,打開了一個童話的世界。從小人書的窗眼中,我卻看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從此,心靈的成長,緊緊與書相依。

我抽出團紙,對着窗眼,再次望出去,外面的世界,已經是另一番光景了。[1]

作者簡介

王紅英,山西萬榮人。現居河津市,喜歡看書及寫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