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其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程其襄 | |
---|---|
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主編 | |
出生 |
1910年 四川萬縣 |
逝世 | 2000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程其襄,四川萬縣人,先後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和工作。1943年獲柏林大學數學博士學位。1952年,調入華東師範大學任數學教授兼數學分析教研室主任。 此後一直在華東師大任教,直至退休。 2000年因病去世, 享年90歲。
1949年8月,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在北京清華大學召開,籌備成立中國數學會。當時公推傅種孫、江澤涵、段學復、蘇步青、姜立夫等17人常務幹事,其中有上海的程其襄。從1961年起他任上海市數學會副理事長直到1985年。1985年後任上海市數學會顧問。他還是上海市邏輯學會顧問[1]。
程其襄先生對中國數學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 集中於《數學分析》課程的建設。1980年代, 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受命主編《數學分析》教材, 由程其襄先生擔任主編。 這是一本發行量很大, 使用面極廣的基礎課教材。 由於"體系科學, 編排合理,取材適當,敘述嚴謹, 文字流暢",1987年榮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獎。
目錄
資料
任同濟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理學院代理院長[2],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專於函數論、泛函分析及數理邏輯,上海市數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個人簡介
程其襄(ChengQixiang)(1910--2000),1910年1月3日出生於四川萬縣,1943年獲德國柏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到中國。後任同濟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理學院代理院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專於函數論、泛函分析及數理邏輯,上海市數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成長曆程
- 1910年1月3日出生於四川萬縣
3歲到上海,7歲在日本住過一年,以後經自學即初通日文文獻
在上海博文女校小學畢業後,考入南洋公學讀中學
- 1929年隨大姐第一次到德國,主要學習德語
- 1935年第二次到德國留學,主攻數學,先後在洪堡大學、哥根廷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和工作
- 1943年獲柏林大學數學博士學位
- 1946年程其襄回到上海,被同濟大學聘為數學教授,兼任數學系系主任
- 1949年8月,中國數學會剛籌備成立,程其襄被選為17個常務幹事之一
- 1949年任上海市數學會的秘書長
- 1951年又兼任理學院代理院長
- 1951年中國數學會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程其襄出席大會,並當選為第一屆中國數學會理事
- 1952年任華東師範大學任數學教授兼數學分析教研室主任
- 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 1961年任上海市數學會副理事長
- 1985年後任上海市數學會顧問,同時也是是上海市邏輯學會顧問
- 2000年3月28日,程其襄先生病逝,終年91歲
家庭背景
程其襄出生萬縣的一個殷實的家庭。父親程宅安是一位佛學家,母親左鴻慶是書法家。程其襄冗弟兩人,弟弟是留德的物理學家,因飛機失事早逝。另有姐妹5人,多從事社會活動或學術工作。
工作過的地方
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誕生於1951年10月,是以私立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的文、理科為基礎,加上復旦、同濟、滬江、東亞體專等學校的教育、動物、植物、音樂及體育等系合併而成,以大夏大學原址為校址。大夏大學創立於1924年7月,從廈門大學脫離出來的部分教師和學生在上海發起建立的。
同濟大學
坐落在中國上海市,是歷史悠久的著名綜合型大學,也是收生標準最嚴格的中國大學之一。同濟大學由德國人在1907年創辦,與德國和歐洲聯繫緊密,交流頻繁,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採用德語教學。同濟大學是民國時期最早建立的一批國立大學(1927年),也是中國近代歷史較早的真正意義的綜合大學(包含醫學院),"同濟"也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名牌大學。
函數論教研室
五十年代函數論教研室在李銳夫、程其襄教授主持下積極開展教學和研究工作,他們編寫的《複變函數論》教材對中國高等院校複分析教學影響很大,六十年代初史樹中教授取得了複分析研究的優秀成果。現在函數論教研室在泛函和復函兩個分支學科基礎上發展壯大。現有紫江學者博士生導師林華新教授,博士生導師吳良森教授,龐學誠教授和李文俠教授4位教授,副教授3人,講師1人。主要研究方向有:C*-算子代數,亞純函數的值分布論和算子理論等。《數學分析》教材獲得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
在德國的日子
中國數學會
在德國留學期間,程其襄積極投身抗日愛國進步活動。他是"旅德華僑抗日聯合會"活躍的成員。1937年,楊虎城將軍到德國作"西安事變和國家形勢"的報告,程其襄等積極參與籌備,衝破了國民黨外交人員多方阻撓,迎楊虎城將軍的到來。在這一時期,程其襄和喬冠華交往甚多。當時,喬冠華為"旅德華僑抗日聯合會"的《會報》編輯稿件,程其襄也在《會報》工作,日相過從。1937年除夕,程其襄兄弟和抗日聯合會的工作人員,同在喬冠華處慶祝,通宵達旦。喬冠華在都賓根大學的博士論文"莊子哲學的一個敘述",解放後喬本人已沒有了,程其襄處卻保留着珍貴的一份。
1939年,國際反侵略援華大會在英國倫敦召開,程其襄代表德國華僑參加,並在那裡和吳五章同志相識。在德國留學的10年間,程其襄先後和許多中國同學相過從。如張德馨(數論學家滔長期擔任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張禾瑞(代數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化學家屈伯川(長期任大連工學院院長)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與國內聯絡中斷,程其襄不得不滯留於希持勒法西斯統治下的德國。作為一名中國學生,處境十分艱難。戰時生活本來就困苦,學校經費緊縮之後,中國學生的艱難可想而知。程其襄兄弟用光學原理為人按照片畫像,不用打格子,一時頗為新奇,賺了一些錢,生活暫且無虞。
課程大
一、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專業任選課
二、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線性賦范空間的概念,掌握壓縮映射原理和希爾伯特空間的基本概念。??
三、理論教學內容
- 1、度量空間和線性賦范空間?
- 2、線性有界算子和連續線性泛函
- 3、內積空間和希爾伯特空間?
- 4、巴拿赫空間中的基本定理
成就貢獻
1954年受教育部委託,程其襄負責制訂分析教學大綱,這份大綱雖在1986年作一次修改,但它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沒有大的變化,一直沿用至今。1960年,他翻譯了吉田耕作的《泛函分析》,當時這類著作在國內尚屬少見。由他負責編定的《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基礎》也是八十年代以來師範院校使用的標準教科書。除分析學以外,程其襄的研究工作是多方面的,他參加了《馬克思數學手稿》的翻譯(上海本),參加執筆和校訂《辭海》里的數理邏輯詞條,譯校過《數學分析中的問題和定理》的中譯本,由於他精湛的德語功底,曾受委託負責校訂一些數學世界名著,如:希爾伯特的《幾何基礎》,波耶的《微積分概念史》,還擔任《德漢數學名詞》等的譯校工作。去世前一直擔任江蘇教育出版社的《數學方法論叢書》顧問。
主要著作
實變函數著作
- 1、 《Bitrage zur Nevunlinna-Alforsen Theorie der meromorphen Functioncn》 Berlin 《 Math-Naturwiss》,1944
- 2、 《實變函數論》 高等教育出版計,1959
- 3、《泛函分析》[譯]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計,1966
- 4、《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基礎》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 5、《數學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1980
- 6、《非絕對積分》 西北師範大學學報,1980
參考來源
- ↑ 程其襄 ,高考網, 2009-08-31
- ↑ 記程其襄先生 : 學數學的人都一定見過他的書 ,百度, 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