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福德的力量,此天人前世為一位信佛虔誠,但卻體弱多病的老婦人,比丘請人造屋,左右村莊健壯男子都藉故不建,唯有這個老婦人親自搬運泥土、木材,辛辛苦苦為比丘建一座房屋。房舍建好之時,她十指皆已磨破,血肉模糊,露出筋骨。由於她年老體邁,誠心所至,建起此屋,以此功德命終生天九十一劫,得享天福,能手出眾物,其福德遠不止如此呀

目錄

原文

  昔日維衛佛帶領比丘六萬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國土。國王得知維衛佛歸來,為了廣納僧人,便在城外劃地大興精舍,使六萬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訴左右住戶人家,想請他們再親自建造一棟房子,而不要全靠國王的力量。

  當地有一家的男子不答應,而其老母卻不顧自己年邁體衰,想親自造屋。這位老母親每日搬磚運土,收集建屋材料,精心建造,不久一棟房舍便建成了。

  因為連日工程建造關係,老母親的十指被土石磨破了,她毫不在意,能建造房屋供比丘居住,是她老人家最大的心愿。因此,在房屋完工後不久,老母便迎請僧人到家中長久居住接受供養。

  有一天,在這老母房舍內居住修行的比丘,整日用功修行,入火光三昧禪定中,此時房舍就像是起了大火般的光亮。老母遙見火光熊熊,心中悲悽,念自己如此辛苦好不容易建造起來的房屋怎麼起火了呢?自己的福德是如何的微薄呀!

  老母向着火的房屋奔去,入屋看比丘卻安然坐在屋中,全身發光,甚感驚喜。但由於老母又驚又喜、悲喜交加,再加上長久以來的勞累過度,終於不支倒地,不久就去世了。老人家以此建造精舍供養比丘的功德,壽終生於天上,成為天人。

  天人念及自己在世時廣修供養的福德,得以成為天人,享受天上的快樂,便邀請其它的天人一同到人間請求釋迦牟尼佛和僧眾們明日接受他的供養,世尊默然應允了。

  同一天,波斯匿王也來拜見世尊,想供養佛陀及聖弟子們,世尊回答:「我已受天人所請。」

  波斯匿王驚奇地問:「我怎麼沒看見天人所準備供養的食物呢?」

  波斯匿王很疑惑,第二天派人去觀察仍無跡象,仍不見供養所需之物。時近中午仍不見絲毫動靜,波斯匿王便令屬下準備佳肴,如果到時還沒有豐盛的飯菜供佛,波斯匿王準備自己供養佛及僧眾。

  就快到日中了,天人還是沒有準備飯菜,只見天人帶了諸天女,鼓瑟齊鳴,前來頂禮佛陀。到了吃飯的時刻,天人舉手拂袖則諸事皆成。眼看百味甘露從地而出,又舉手拂袖,只見飲食飯菜,美味佳肴應有盡有,諸佛及聖眾皆得滿足。

  波斯匿王見此情景,又驚又喜,頂禮佛陀開示:「我不識此天人,他有何宿世福德能手出百味甘露?」

  世尊對波斯匿王說:「此天人前世為一位信佛虔誠,但卻體弱多病的老婦人,比丘請人造屋,左右村莊健壯男子都藉故不建,唯有這個老婦人親自搬運泥土、木材,辛辛苦苦為比丘建一座房屋。房舍建好之時,她十指皆已磨破,血肉模糊,露出筋骨。由於她年老體邁,誠心所至,建起此屋,以此功德命終生天九十一劫,得享天福,能手出眾物,其福德遠不止如此呀!」

  波斯匿王聽了佛陀講述天人的前世因緣,深深地敬佩這位老婦人,同時更堅定不惜身命,也要維護佛法、供養佛陀及聖眾的信心和力量。 [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