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短穗竹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短穗竹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亞 科:竹亞科

族:倭竹族

亞 族:剛竹亞族

屬:短穗竹屬

分布區域:江蘇浙江江西

安徽湖北廣東之低山丘陵地帶

中文學名:Brachystachyum

densiflorum (Rendle) Keng

短穗竹(duǎn suì zhú),拉丁文名:Brachystachyum densiflorum(Rendle)Keng,別名 Semiarundinaria densiflora (Rendle) T. H. Wen,異名:Brachystachyum densiflorum Arundinaria densiflora Fargesia densiflora  ,禾本科短穗竹屬竿散生,幼竿被倒向的白色細毛,老竿則無毛;節間圓筒形,無溝槽,或在分枝一側的節間下部有溝槽,在籜環下方具白粉,以後變為黑垢,籜鞘背面綠色,老則漸變黃色,無斑點,但有白色縱條紋,以後條紋減退顯紫色縱脈,被稀疏刺毛,邊緣生紫色纖毛;籜耳發達,大小和形狀多變化,通常橢圓形,褐棕色或綠色,下面具脈紋數條,背部被較密的細毛,邊緣具較粗纖毛;,成熟果實未見。筍期5-6月,花期3-5月。生長於低海拔的平原和向陽山坡路邊。 (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 [1]

目錄

短穗竹植物形態

短穗竹 竿散生,高達2-6米,幼竿被倒向的白色細毛,老竿則無毛;節間圓筒形,無溝槽,或在分枝一側的節間下部有溝槽,長7-18.5厘米,在籜環下方具白粉,以後變為黑垢,竿壁厚約3毫米,髓作橫片狀;竿環隆起;節內長1.5-2毫米。籜鞘背面綠色,老則漸變黃色,無斑點,但有白色縱條紋,以後條紋減退顯紫色縱脈,被稀疏刺毛,邊緣生紫色纖毛;籜耳發達,大小和形狀多變化,通常橢圓形,褐棕色或綠色,邊緣具長約3-5毫米的彎曲繸毛,後者通常淺褐色或更淡;籜舌呈拱形,褐棕色,邊緣生極短的纖毛;籜片披針形或狹長披針形,綠色帶紫色,向外斜舉或水平展開。竿每節通常分3枝,上舉,彼此長短近相等。

短穗竹 末級小枝具(1)2-5葉;葉鞘長2.5-4.5厘米,草黃色,質堅硬,具縱肋和不明顯的小橫脈,邊緣上部生短纖毛,鞘口具數條長約3毫米的直硬繸毛;葉舌截形,高1-1.5毫米;葉片長卵狀披針形,長5-18厘米,寬10-20毫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或圓楔形,上表面綠色,無毛,下表面灰綠色,有微毛;次脈6或7對,有明顯的小橫脈,葉緣之一邊小鋸齒較密,而一邊則鋸齒較稀疏,通常微反卷;葉柄長2-3.5毫米。

假小穗2-8枚,緊密排列於通常縮短的花枝上,小穗長1.5-3.5厘米,含5-7小花;小穗軸節間長1-3毫米,上部被呈氈狀的微毛;穎片1-3片,第一穎為鱗片狀,具1脈,上部被有較長的毛茸,其餘2穎與外稃相類似而稍短;外稃卵狀披針形,長8-10毫米,具9-11脈,背面的下部無毛,上部則有較密的小刺毛,中脈延伸成小尖頭;內稃稍長或近等長於其外稃,背部具2脊,頂端稍2裂,下部無毛,上部遍體具較長的毛茸,脊上生纖毛;鱗被3,罕或4,其中1枚稍小,呈倒卵形或匙形,長3.5-4.5毫米,下面具脈紋數條,背部被較密的細毛,邊緣具較粗纖毛;花葯成熟時可長達7毫米;花柱較長;柱頭3,羽毛狀,長約5.5-7毫米,成熟果實未見。筍期5-6月,花期3-5月。

短穗竹生長習性

生長於低海拔的平原和向陽山坡路邊。 短穗竹 短穗竹性喜氣候溫暖,濕度稍大的低海拔平原、丘陵、低山坡地。在pH值5-8。多腐殖質的土壤中生長良好; 在乾旱瘠薄這地或砍伐不當,很易開花,但花後常自行復壯再生,並不死亡。每年5月下旬至6月出筍,筍後即抽新梢。在嚴寒的冬季,當溫度下降到0℃時,竹類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大大減低,葉片頂端易受凍害。

短穗竹地理分布

短穗竹相關圖片 主要分布於江蘇南部南京、江浦、江寧、句容、溧陽、宜興、無錫、蘇州,浙江北部昌化、杭州、奉化,安徽南部青陽、黃山、黟縣、祁門、休寧等地的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區。生長於低海拔的平原和向陽山坡路邊。模式標本采自江蘇和浙江太湖沿岸地區。

產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等省。模式標本采自江蘇和浙江太湖沿岸地區。

短穗竹屬下變種

1b. 毛環短穗竹(變種)(植物分類學報) 圖版65: 5,6 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籜鞘基部有一圈棕色毛環。

僅見於浙江西湖地區。生於低山或平原路邊。模式標本采自浙江杭州植物園。

短穗竹主要價值

竿可做傘柄、釣魚竿,也可劈篾編織家庭用具,筍味略苦。

植物研究 短穗竹 纖維形態:從纖維形態和化學組成的角度研究茶杆竹、淡竹和短穗竹用於製漿造紙的可能性。結果表明,三種竹材纖維長度平均在1.5-2.0米米之間,長寬比大於100,綜纖維素含量均在70%以上,木質素含量為25%左右,介於針、闊葉材之間,作為製漿造紙原料,均有一定利用價值,其中以茶杆竹最佳,淡竹次之,短穗竹最差。

Brachystachyumdensiflorum(Rendle)Keng花粉(姚昌豫無號,HZBG);(A)斜遠極面觀,表示孔,LMX1000;(B)極光切面,LMX1000;(C)赤道光切面,表示孔環,LMX1000;(D)斜遠極面觀,表示孔,SEMX1800;(E)孔細節,SEMX4200;(F)紋飾細節,SEMX9000。

短穗竹 生物活性:研究結果表明,毛金竹、短穗竹、苦竹、巨縣苦竹乙醚提取物對蘿蔔蚜拒食活性較強,24hAFC50(拒食中濃度)分別為2.696、2.523、2.555、1.378g/L.其中,白紋短穗竹和巨縣苦竹提取物拒食作用較為穩定,48h後AFC50分別為2.792、1.670g/L.供試竹提取物質量濃度為10g/L對蘿蔔蚜均具有較強的觸殺作用,毛金竹、白紋短穗竹、灰水竹、毛竹、青皮竹、巨縣苦竹提取物對蘿蔔蚜96h校正死亡率達90%以上,其中毛金竹、白紋短穗竹提取物48hLC50分別為0.3452、0.3222g/L.致死時間表明白紋短穗竹提取物對蚜蟲觸殺作用明顯快於毛金竹,在0.065g/L濃度下,前者LT50為18.94h,而後者LT50為26.32h。

短穗竹保護現狀

短穗竹 為中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形態上與日本的業平竹屬Semiarundinaria相似,對研究竹類分類系統有一定科學意義。可作美化庭園的竹種。

建議各有關植物園引種栽培,產地林業部門應注意保存、護育野生短穗竹竹林。廣東、江西、湖北等省已引種栽培。該種是中國的特產,現已列入中國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

短穗竹是我國特產竹類,現已列入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

參考來源

  1. 短穗竹,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