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相扶斜陽,人生如詩(胡天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相扶斜陽,人生如詩》中國當代作家胡天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相扶斜陽,人生如詩

初冬,林風輕歌,斜陽脈脈,微暖的陽光塗滿雲山野溪。

縣城小道,林木蔥綠,行路淨潔。此時,人在行走,或到市場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或散步,放牧一份閒情逸緻,盡情享受小都市的美麗景色。夕照中,路上走來一對年老夫妻,女的五十多歲左右,她神情坦然,左手提着衣服,右手拿着木頭拐杖(丈夫的拐杖)她一步一回頭,憐憫地看着走路巍顫顫的丈夫。丈夫一走一停,喘息着,她則耐心地等待丈夫緊跟上來,再向前方走去。她丈夫滿頭銀髮,臉上布有幾點褐色的老人斑,眼光木然,看上去好象有七十多歲的樣子。這是一對患難與共的老夫婦,丈夫為鄉鎮供銷社幹部,他年紀才五十九歲,再過一年就到退休的年齡。前年,他患有腦血栓病,體質驟弱,人一下子蒼老許多,與實際年齡相差甚大。疾病之手冷酷無情,推毀了一個人美麗的青春,甚至吞噬一個人的生命。患者從偏遠的鄉鎮來到縣城治療,在縣城工作的,好心的外甥女,給他們提供了住宿,以減少生活開支。每當黃昏,陽光和暖,妻子就帶着患病的丈夫,出來散步,以減輕患者的病情,配合治療。這應該是一對恩愛夫妻吧,其兩情繾綣,曾經相伴柴米油鹽的酸甜苦辣,同唱鍋碗瓢盆的喜怒哀樂。在丈夫患了重病後,妻子不離不棄,照顧丈夫,難能可貴的啊

數年前,一個寒冷的傍晚。一家縣城醫院裡,重病房的床位上,躺着一位骨瘦如柴的老者,床前坐着一位瘦小的妻子,她的雙手緊握丈夫青筋如蚓的右手。這隻手,曾經牽引她在人生道路上奔跑,歡聲笑語,而今 ……她目視着雙目微閉的丈夫,瘦癟的嘴唇翕動,似乎在說什麼安慰的話。這是一對風燭殘年相依為命的老夫老妻,可是,此時,他們的孩子沒有出現。或許他們沒有孩子?或許他們被孩子拋棄?窗外萬家燈火,人們玩街購物,熱鬧非凡,慶賀新年元旦的來臨。病房裡清寂如水,燈火昏暗,他們默然相對,妻子以手相握,以自己的體溫,脈量柔情蜜意,溫暖生命最後殘留的時光。曾經相依為命的伴侶,在醫院裡,在新年的夜裡,逐漸走向星星閃爍的遙遠的天國。

一個悲悽的故事不期而至。一對年輕夫妻,耳鬢廝磨,生活了十多年的相愛歲月。一日,丈夫突然患上重病。開始,年輕的妻子,尚能煮藥熬湯,服侍丈夫,但時間久了,厭倦漸生,往日的恩愛已不復存,妻子產生了離異的念頭。幾日後,她帶着年紀尚小的兒女離開了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另嫁他人。命懸一線的丈夫,孤苦無助,病情日愈加重,在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下,撒手人寰。相攜白頭偕老,相愛到永遠,已成為一句空話。轟轟烈烈的曾經相愛過,而今已是黃泉陌路,回味杳杳無期。「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句古代的語句,或許是這對年輕夫妻的命運寫照吧。

因為貧困,為實現富裕之夢,有的農村媳婦,外出務工。城市的燈紅酒綠,和農村的窮山瘦水相比,是一個雲泥之別的詞彙。外出一年後,年關將近,家中的丈夫兒女,翹首以望,殷殷的目光中有幾多歡樂的期待。可是,山鄉的圓月已掉在城市裡,手中的鮮花已握在他人手中 。貧困,擊碎一個山村家庭團圓恩愛的美夢,當年的海誓山盟,如今已成為昨日黃花。

物化的年代,人際的往來,有的人論金論兩進行物質等價交換,有的愛情、友情、親情已鍍上一層薄薄的銅臭味。但美好的人性尚未泯滅,每個人都需要善良,都需要真誠的,離不開援助,就象山巒田野,需要綠色 ;流河竹溪,需要清水汩汩。沒有這些美好的人性,人類生活的走向,是可想而知的。是故,相濡以沫,這枚魅力四射的成語,我們是永遠沒有理由, 把它遺忘和拋棄的。正如現在,許多動人的愛情故事,血濃於水的親情,美好的友誼,無處不有,無處不在。

人生如日經天,演奏三步太陽金曲:紅日冉冉,中日杲杲,落日雄渾。豆蔻年華的少年,激情洋溢的青壯年,暮色霞飛 的老年。此為人生必由之路。

相愛一世,無論是愛情友情親情,風風雨雨,一路走來,不離不棄,曼妙之詩意,溶溶之金輝,灑滿人生之道路。

相扶到斜陽,人生當如詩。

夕照圖

風定田疇暮色昏,

野溪牛返入竹村。

清輝秀嶺初升月,

玉鳥雙棲眠碧林。 [1]

作者簡介

胡天曙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海南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