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骨頂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骨頂雞

中文學名: 白骨頂雞
拉丁學名:Fulica atra
別 稱:白冠雞、骨頂雞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鶴形目
科:秧雞科
屬:骨頂屬
種:白骨頂雞
亞   種: 4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58
英文名稱: Common Coot、Coot、Eurasian Coot
保護級別:(IUCN)2019年 ver 3.1——無危(LC)

白骨頂雞[1] (學名:Fulica atra)屬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嘴長度適中,高而側扁。頭具額甲,白色,端部鈍圓。翅短圓,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2枚為短。跗蹠短,短於中趾不連爪,趾均具寬而分離的瓣蹼。體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多數尾下覆羽有白色,兩性相似。

棲息於有水生植物的大面積靜水或近海的水域。善游泳,能潛水捕食小魚和水草,游泳時尾部下垂,頭前後擺動,遇有敵害能較長時間潛水。雜食性,但主要以植物為食,其中以水生植物的嫩芽、葉、根、莖為主,也吃昆蟲、蠕蟲、軟體動物等。

外形特徵

白骨頂雞是中型游禽,像小野鴨,常在開闊水面上游泳。全體灰黑色,具白色額甲,趾間具瓣蹼。嘴長度適中,高而側扁。頭具額甲,白色,端部鈍圓。跗跖短,短於中趾不連爪。大多數潛水取食沉水植物,趾均具寬而分離的瓣蹼。體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多數尾下覆羽有白色,上體有條紋,下體有橫紋。兩性相似。身體短而側扁,以利於在濃密的植物叢中穿行。頭小,頸短或適中,頸椎14-15節。翅很寬短圓,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2枚為短。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第1枚初級飛羽與第5枚或第6枚初級飛羽等長。 尾短,尾羽6-16枚,通常12枚,尾端方形或圓形,常搖擺或翹起尾羽以顯示尾下覆羽的信號色。通常腿、趾均細長,有後趾,用來在漂浮的植物上行走,趾兩側延伸成瓣蹼用來游泳。[1]

成鳥:兩性相似,頭具白色額甲,端部鈍圓,雌鳥額甲較小。頭和頸純黑、輝亮,上體餘部及兩翅石板灰黑色,向體後漸沾褐色。初級飛羽黑褐色,第1枚初級飛羽外翈邊緣白色,內側飛羽羽端白色,形成明顯的白色翼斑。下體淺石板灰黑色,胸、腹中央羽色較淺,羽端蒼白色;尾下覆羽黑色。

幼鳥:頭側、頦、喉及前頸灰白色,雜有黑色小斑點,頭頂黑褐色,雜有白色細紋,上體餘部黑色稍沾棕褐色。

虹膜紅褐色。嘴端灰色,基部淡肉紅色。腿、腳、趾及瓣蹼橄欖綠色,爪黑褐色[2]

生活習性

遷徙:中國北部為夏候鳥,長江以南為冬候鳥。每年3月下旬即開始遷來東北繁殖地。常成群活動於部分融化的冰面上,秋季於10月中下旬遷離繁殖地。

習性: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偶爾亦見單只和小群活動,有時亦和其他鴨類混群棲息和活動。善游泳和潛水,一天的大部時間都游弋在水中。游泳時喜歡穿梭在稀疏的蘆葦叢間或在緊靠蘆葦和水草邊的開闊水面上,並不時地晃動着身子和不住地點頭,尾下垂到水面。遇人時或是潛入水中,或是進入旁邊的蘆葦叢和水草叢中躲避,但不久即又出來,危急時則迅速起飛,起飛時需在水面助跑後才能飛起,兩翅扇動迅速,並發出呼呼聲響。通常飛不多遠又落下,而且多貼着水面或葦叢低空飛行。鳴聲短促而單調,似『咔咔咔』,甚為嘈雜。

食性:雜食性,主要吃小魚、蝦、水生昆蟲、水生植物嫩葉、幼芽、果實、薔薇果和其他各種灌木漿果與種子,也吃眼子菜、看麥娘、水棉、輪藻、黑藻、絲藻、茨藻和小茨藻等藻類。在軟土中或枯葉中探食,主要尋找無脊椎動物;粗喙的種類能扯下植物,吃種子、核果、嫩枝、葉等;能頻繁潛水尋食。也吃各種昆蟲及其幼蟲、蜘蛛、馬陸、蠕蟲、軟體動物、甲殼類、小魚以及小鳥及其卵和雛鳥。

棲身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平原草地、甚至荒漠與半荒漠地帶的各類水域中,其中尤以富有蘆葦、三棱草等水邊挺水植物的湖泊、水庫、水塘、葦塘、水渠、河灣和深水沼澤地帶最為常見。常在稻田裡的秧叢中和谷茬上築巢棲息。主要棲息地是沼澤,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叢中築巢。繁殖生活於北方,遷南方過冬。對棲息地的選擇較廣,有濕地、草地、森林和灌叢等生活型,在非繁殖季節通常單個棲息,繁殖季節為季節性配對或家庭棲息,但在結群物種中為群居,在秋、冬季最明顯。

生長繁殖

單配製,配對關係僅在繁殖季節發生。善於游泳和鳴叫,叫聲在求偶和配對關係上有重要作用,但在非繁殖季節基本上不鳴叫。在水邊或水中的植物叢中營巢,兩性營巢,每窩產卵5-10枚,每年產1-2窩,孵卵期14-24天。兩性都參加孵卵,通常由雙親餵食和照顧幼鳥。1歲或不足1歲便開始繁殖。

繁殖期5-7月。營巢於有開闊水面的水邊蘆葦叢和水草叢中。雌雄共同營巢,最早在4月中下旬即見有少數個體開始營巢,大量營巢在5月。巢系就地彎折蘆葦或蒲草搭於周圍的蘆葦或蒲草上作基礎,然後堆集一些截成小段的蘆葦和蒲草即成,因此巢常常和周圍的蘆葦、水草攪纏在一起,而不是漂浮在水面,但它可隨水面而升降。巢極為簡陋,形狀似一圓台狀,大小據6個巢的測量為外徑27-46cm,內徑14-27cm,高17-35cm,深4-8cm,露出水面高度為6-16cm。1年繁殖1窩,產卵時間較為集中,最早的個體於5月初產卵,大批5月中下旬。1天產卵1枚,每窩產卵7-12枚,常為8-10枚。卵為尖卵圓形或梨形,青灰色、灰黃色或淺灰白色,略帶綠色光澤、被有棕褐色斑點,大小據37枚卵的測量為46-58mm×31-39mm,平均52mm×35mm,重30-45g。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化期24天。雛鳥早成性,剛出殼時體重22-25g,全身被有黑色絨羽,頭部具橘黃色絨羽,頭頂及眼後有稀疏毛狀纖羽,上眼眶呈淡紫藍色,跗蹠黑色,嘴和額紅色,出殼後當天即能游泳。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廣布於歐亞大陸、非洲、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中國分布:中國國內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在北方自東北、河北北部、內蒙古、青海至新疆、西藏等地繁殖,遷徙時途經甘肅、山西、山東等地到黃河或長江以南越冬,在雲南石屏、海南和台灣為留鳥。

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白骨頂雞指名亞種 Fulica atra atra Linnaeus,1758
2 白骨頂雞澳洲亞種 Fulica atra australis Gould,1845
3 白骨頂雞爪哇亞種 Fulica atra lugubris S. Mulle,1847
4 白骨頂雞新幾內亞亞種 Fulica atra novaeguinea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數量較豐富,是中國較常見的水鳥。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近危(NT)。 該物種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視頻

白骨頂雞誤入農戶家中 被縣林業局放生

白骨頂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