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黎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沙黎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成立以來,一直在縣文化館樓內辦公。2005年,縣民族博物館辦公室臨時遷到原縣委辦公舊址。2012年,縣文體局決定縣博物館遷到縣青少年宮三樓,其中包括辦公室、文物展廳、文物庫房等。縣民族博物館現收藏石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及民族文物幾大類藏品,有近幾百件套。
基本介紹
在20世紀80年代,白沙黎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是縣文化館下轄的文物組,工作人員3人,負責進行文物徵集工作。1990年,經縣政府批准,文物組從縣文化館分設出來,正式成立白沙黎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為縣文體局下屬的股級事業單位。
自縣民族博物館成立以來,一直在縣文化館樓內辦公。2005年,縣民族博物館辦公室臨時遷到原縣委辦公舊址。2012年,縣文體局決定縣博物館遷到縣青少年宮三樓,其中包括辦公室、文物展廳、文物庫房等。
2007年至2011年,在縣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領導小組指導下,縣民族博物館在全縣進行了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收穫。其中,登記106處不可移動文物,含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處及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
2012年至2016年,縣民族博物館在全縣進行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共有746件(套)文物錄入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信息庫。其中,館藏定級文物50件,包含有一級、二級、三級文物。
縣民族博物館現收藏石器、陶器[1]、瓷器、銅器、鐵器及民族文物幾大類藏品,有近幾百件套。
2013年,縣民族博物館舉辦文物陳列展覽,內容包括古代文物、民族文物、近現代文物三部分,陳列石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及黎苗族文物等140多件(套),從一個側面展示了白沙黎族自治縣的歷史發展及多姿多彩的黎苗族文化風情。
縣民族博物館是文物徵集、收藏、陳列和研究的單位,也是為公眾提供教育和文化欣賞的社會公共場所,是非營利的公益機構。
館藏實力
白沙黎族自治縣是少數民族黎族苗族聚居的地方,歷史源遠流長。在長時間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白沙地區的先民們留下了眾多歷史悠久的文物遺蹟,創造了豐富多彩而又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作為海南的革命老區,在革命年代白沙大地上留下許多紅色文物。
白沙黎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成立於1990年6月,館內工作人員5名。館舍內設有辦公室、藏品倉庫、文物陳列展廳。館藏品有古代文物、民族文物、近現代文物及其他文物等746件(套),其中,古代文物有陶器類、石器類、瓷器;民族文物有黎苗族服飾[2]、裝飾品、陶器,樹皮衣帽、木竹藤製飾品等;近現代文物有瓊崖縱隊的武器荔枝炮、粉槍、鐵刀、鐵箭頭、牛角號、紀念章及侵華日軍刺刀、指揮刀、日本棉褲、日鐵錘等。
視頻
白沙黎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陶器發展簡史 ,搜狐,2015-05-30
- ↑ 中國56個民族傳統服飾大全,驚艷了我的中華大地! ,搜狐,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