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6-10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6-10

作品名稱: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6-10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鄭剛中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6-10是南宋抗金名臣、詩人鄭剛中的作品之一。

鄭剛中(1088年—1154),字亨仲,婺州金華人。生於宋哲宗元祐三年,卒於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年六十七歲。登紹興進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撫副使,治蜀頗有方略,威震境內。初剛中嘗為秦檜所薦;後檜怒其在蜀專擅,罷責桂陽軍居住。再責濠州團練副使,復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檜死,追諡忠愍。[1]

目錄

正文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老松成偃蓋

老松成偃蓋,瘦竹抱虛心。 清風度其中,瑟瑟韶濩音。 聽這遂熟寐,飄然歸故林。 三洞既生款,赤松亦幽尋。 高樓訪沈約。四窗桐葉陰。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西風催戶西

西風催戶西,落葉動相思。 柏香穿石鼎,孤起學遊絲。 簾垂草亭靜,籬菊弄幽姿。 萬物同一氣,榮悴只如斯。 哦詩詩未成,覽鏡添霜髭。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南方秋不悲

南方秋不悲,奈我居異鄉。 不見楓葉丹,但憐菊花黃。 掃跡燕如客,斜書雁成行。 夢中清愁闊,雲此是瀟湘, 瀟湘連洞庭,何處是東陽。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憶昨離帝都

憶昨離帝都,一別遂如雨。 莊舄雖不病,亦作越人語。 茅屋終夜寒,單衣書還暑。 荷葉未全蛀,桃花已微吐。 西湖蓮藕香,今也在何許。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日落紅練淨

日落紅練淨,山近空翠滴。 爭枝鳥未棲,閉戶人先息。 孤坐明月中,寒光入胸臆。 衣潤毛骨冷,萬劫塵土滌。 誰知茅檐下,我獨對姑射。[2]

作者生平

元祐三年(1088年)出生,字亨仲,婺州金華人。南宋抗金名臣。

紹興二年(1132年)進士、為探花,授溫州軍事判官。

紹興六年(1136年),經當朝宰相秦檜之薦舉,任刺令所刪定官,其時政要務見解受高宗賞識,不久即升任宣義郎,不過一年,又兼授太常博士

紹興八年(1138年),遷殿中侍御史。

紹興九年(1139年),為樞密行府參謀出諭京陝,歸除權禮部侍郎,尋兼詳定一司又兼權刑部侍郎。

紹興十年(1140年),除試禮部侍郎。

紹興十一年(1141年),王倫挾金使來議和。樞密院編修胡銓因請斬王倫、秦檜,禍在旦夕。剛中極力營救,由是得罪秦檜,卻更令高宗欣賞其膽識,升任他為宗正少卿,後又任秘書少卿。

紹興十二年(1142年),遷川陝宣撫副使兼營田。在四川任職期間,行屯田,免雜征;嚴教訓,重積聚;整軍旅,強武備,使金兵不敢犯境。時有「宗澤猛虎在北,剛中伏熊在西」之稱。

紹興十七年(1147年),以忤秦檜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桂陽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

紹興二十四(1154年)年卒,年六十七。[3]

主要作品

著有《北山集》、《周易窺余》、《經史專音》、《論語解》、《孟子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