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1-5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1-5

作品名稱: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1-5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鄭剛中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1-5是南宋抗金名臣、詩人鄭剛中的作品之一。

鄭剛中(1088年—1154),字亨仲,婺州金華人。生於宋哲宗元祐三年,卒於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年六十七歲。登紹興進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撫副使,治蜀頗有方略,威震境內。初剛中嘗為秦檜所薦;後檜怒其在蜀專擅,罷責桂陽軍居住。再責濠州團練副使,復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檜死,追諡忠愍。[1]

目錄

正文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積雨盪闌暑

積雨盪闌暑,一涼才有望。 夜氣入燈花,細影搖書幌。 楓葉飛紅薄,夢到吳江上。 孤笛過蒹葭,鱸魚出煙浪。 覺來空惘然,猿子啼青嶂。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頃隨千官群

頃隨千官群,曉入丹鳳闕。 侍立近金爐,下殿香未歇。 宮槐零露清,馬穩寧憂蹶。 日近長安遠,福過難辭拙。 聖主骨肉恩,孤臣眼中血。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天高不礙眼

天高不礙眼,矯首見堯雲。 況復煙霧清,八荒靜無塵。 垂空不可狀,變化何輪囷。 遙知五色光,上下藏北辰。 我今在人世,悵望那得親。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涼至欲飲酒

涼至欲飲酒,此興不可遮。 手提皤腹罌,傾之若流霞。 可但飲文字,搜尋到魚蝦。 忽焉見妙理,眼亂綿成花。 方知水底眠,杜老言不夸。

白居易有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天邊定何物

天邊定何物,洗此瘴鄉眼。 初如黃金盤,便以白玉碗。 明河注其中,無處光不滿。 舉杯對之飲,萬慮覺蕭散。 竹風吹我睡,不得終夜款。[2]

作者生平

元祐三年(1088年)出生,字亨仲,婺州金華人。南宋抗金名臣。

紹興二年(1132年)進士、為探花,授溫州軍事判官。

紹興六年(1136年),經當朝宰相秦檜之薦舉,任刺令所刪定官,其時政要務見解受高宗賞識,不久即升任宣義郎,不過一年,又兼授太常博士

紹興八年(1138年),遷殿中侍御史。

紹興九年(1139年),為樞密行府參謀出諭京陝,歸除權禮部侍郎,尋兼詳定一司又兼權刑部侍郎。

紹興十年(1140年),除試禮部侍郎。

紹興十一年(1141年),王倫挾金使來議和。樞密院編修胡銓因請斬王倫、秦檜,禍在旦夕。剛中極力營救,由是得罪秦檜,卻更令高宗欣賞其膽識,升任他為宗正少卿,後又任秘書少卿。

紹興十二年(1142年),遷川陝宣撫副使兼營田。在四川任職期間,行屯田,免雜征;嚴教訓,重積聚;整軍旅,強武備,使金兵不敢犯境。時有「宗澤猛虎在北,剛中伏熊在西」之稱。

紹興十七年(1147年),以忤秦檜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桂陽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

紹興二十四(1154年)年卒,年六十七。[3]

主要作品

著有《北山集》、《周易窺余》、《經史專音》、《論語解》、《孟子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