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平裝版《癌症傳》,普利策獎作品,文津獎推薦,10周年全新譯本。

這是一部恢弘、深刻和飽含人文主義色彩的「癌症傳記」,講述了癌症在幾千年前首次被記錄,一直到二十一世紀人類認識、治療和征服癌症的過程,並對癌症的本質有了全新的理解。

作為醫生、科研工作者和普利策獲獎作家,穆克吉以細胞生物學家的精準、歷史學家的視角和傳記作家的熱情,來審視癌症,記錄了幾千年來人類的抗癌戰爭,最終為讀者帶來這部內容震撼的癌症編年史。

癌症的故事飽含人類的智慧、堅韌和毅力,但也摻雜着傲慢、家長式作風和誤解。穆克吉通過醫學前輩和同輩的視角,講述了幾個世紀以來醫療工作者眼中的認識、挫折、勝利和死亡,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對抗這個無限狡猾的對手。就在30年前,人們還認為,通過一場全面的「抗癌戰爭」,人類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敗這個對手。

這本書讀起來就像一部以癌症為主角的驚悚小說。從切除乳房的波斯女王阿托薩,到接受原始放療和化療的人,再到作者的白血病患者卡拉,這本書講述了那些為了生存而經受嚴酷治療的人的故事,同時也加深對這種標緻性疾病的理解。

這本內容引人入勝、情節緊迫和到處充滿驚奇的書,為癌症治療的未來提供了獨特的參考,也為那些試圖了解癌症真相的人打開了清晰的視角。

看點

醫學人文領域經典暢銷著作,10周年紀念版。

穆克吉醫生歷時六年寫作,馬向濤醫生多年打磨,兩位醫學專家強強聯合。

2011年獲得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的普利策獎。

豆瓣評分9.1,超過10000+條評論,豆瓣醫學熱門。

《時代周刊》《紐約客》《經濟學人》等數十家媒體推薦。

比爾·蓋茨、韓啟德、尹燁、馬向濤、李治中(菠蘿)、薄世寧等,讚譽推薦!

文津獎推薦圖書,本書被改編成3集長達6小時紀錄片由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播出。

高超的敘事和專業知識、歷史、現實融合。

生動的人物和事件,充滿人文關懷。

非虛構寫作的經典文本。

醫學專業的推薦圖書,更是寫個普通讀者的讀物。

什麼是癌症?

癌症是細胞不受控制的、畸形而瘋狂的病理性生長和變異。它不停的複製,吞噬人的生命,從而達到永生的目的。癌症不是某一種疾病,而是一整族疾病的統稱。

人為什麼會得癌症?

因為基因突變。基因突變致癌理論,是癌症研究史上第yi個令人信服的、綜合全面的致癌理論。細胞分裂,就會發生一定數目的基因突變,基因突變會引起某些細胞的癌變,癌細胞不受控制的生長變異就可能引發癌症。

人類能戰勝癌症嗎?

目前來看,不能完全戰勝。癌症不是由外部侵入,而是從生命內部的基因層面發起變異攻擊。癌症醫學干預的是人類的生命密碼-基因組,這就意味着,人類很可能根本無法把癌症從自己身體裡分離出來。

如何正確看待和應對癌症?

靶向藥物、基因治療、免疫治療等先進醫學手段和藥物的誕生,使得癌症的死亡率穩步下降,如果未來我們能在人衰老之前阻止癌症帶來的死亡,把癌症篩查等預防手段放在和癌症治療同樣重要的位置,把癌症變成慢性疾病,這或許是生命和癌症和諧共存的好辦法。


媒體推薦

(癌症)是一種潛伏性疾病,儘管治療取得了突破,但仍困擾着醫學。《癌症傳》是結合臨床診斷和個人經驗,對癌症漫長歷史的探究,文風優雅。

——2011年普利策獎評語

穆克吉的這部醫學作品及時而重要,既客觀又引人共鳴,令人敬佩。

——《時代周刊》

很難想象有多少書,能為普通讀者把現代科學技術的某個領域描寫得如此智慧、通俗易懂和感同身受。《癌症傳》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紐約客》

穆克吉秉持科學家的洞察力和耐心,將那些孤立的線索編織成連貫的故事,引人入勝。

——《經濟學人》

我喜歡穆克吉2015年的TED演講和他關於癌症的精彩著作《癌症傳》,這本書在2011年獲得了普利策獎。一個醫生能在業餘時間寫作並贏得普利策獎,一定讓全職作家非常惱火!

——比爾·蓋茨 (微軟聯合創始人)

本書講述了百餘年來人類與癌症鬥爭的歷史,以及在此過程中所彰顯的勇氣、堅韌、智慧、寬容與善良,讓讀者深入理解癌症,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貴與意義,體會到醫學的溫度。

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癌症醫生,又是一位講故事的高手,既能保持學術的嚴謹,又能結合自身經歷,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把複雜的醫學道理表達得清清楚楚,引人入勝。

本書把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把醫學與社會結合起來,把疾病與人性結合起來,把內史與外史結合起來,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醫學史著作。

——韓啟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

《癌症傳》不僅是我心中祈望的白色巨塔,它也是我從醫二十餘年的人生感悟。願這部作品能夠為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帶來一絲撫慰,願我們心中隱形的太陽能夠繼續發出璀璨的生命之光。

——馬向濤(北京大學醫學博士)

沒有突然發生的腫瘤,只有突然發現的癌症。

如果說只推薦一本癌症相關的作品,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這部《癌症傳:眾病之王》。

作者悉達多•穆克吉,沒錯和佛祖名字相同,是一位印度裔美國醫生和作家。他花了6年時間完成了這一步浸染了濃郁人文色彩的優秀作品。癌症不是個容易講的話題,或者過於沉重,又難免陷於晦澀的專業,而此作在人類和癌症數千年抗爭史中娓娓道來,在科技蜿蜒曲折的發展過程中說盡人間冷暖,在很多關鍵的飛躍點上讓一眾挺身而出的凡人躍然紙上——令讀者在悲天憫人的共情中,漸漸衍生出超脫生死的達觀。

時至今日,手術技術和放療技術有了快速進步,而靶向藥物、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一系列新技術也在迅速普及,越來越多的癌種五年生存率超過了90%甚至更高……癌症在很多國度早已不是眾病之王。更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癌症的真相:因為壽命的提升,人類終究無法擺脫腫瘤,但是無論是早期干預還是晚期保持較高質量的帶瘤生存都會是更為睿智和實際的選擇。

從更高的視野看,人類應該更加敬畏自然,珍視環境,愛護同類和家庭。真正的「癌症」恰恰是停留在我們意識中的無知和自大,對於地球來講,我們難道不更加像「癌細胞」麼?

——尹燁(華大集團CEO)

一部關於癌症的傳記,兼具歷史、醫學的準確以及傳記文學的跌宕;亦是一部人類與癌症抗爭、與之共存共生的歷史,有挫折與成功,也有(過度的)樂觀和悲觀。

——蘇靜靜(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很多人都是談癌色變,《癌症傳》是一本客觀,有趣且溫暖的癌症科普作品。它完mei地將專業知識、歷史文化和精巧敘事融合在一起,不僅普及知識,更幫助讀者樹立正確、客觀的認識。

——李治中(菠蘿)(癌症科普作家)

這本書並沒有迴避癌症研究和治療史上的黑暗面,而是客觀陳述了在百餘年的抗癌歷史中犯下的種種錯誤甚至罪行,不少共性問題甚至今天還在重演,善于思考的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反思當下癌症醫療和預防工作的誤區。

——薄世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2019年「中國好書」《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作者)

作者簡介

悉達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腫瘤學家、血液學家、科普作家、普利策獎獲得者、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助理教授,他擁有斯坦福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牛津大學免疫學博士學位,以及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療和與血細胞有關的基因功能上。

著有《癌症傳:眾病之王》《基因傳:眾生之源》《醫學的真相》。其中《癌症傳》榮獲普利策獎,並被改編成3集長達6小時的紀錄片,由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播出。

譯者簡介:

馬向濤,研究員/副主任醫師,畢業於北京大學並獲得外科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外科腫瘤學臨床與基礎研究,譯有《癌症傳》《基因傳》《認識身體》《腫瘤臨床試驗》等專著,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北京市扶貧協作突出貢獻獎、北京市扶殘助殘先進個人、首都優秀醫務工作者獎章。馬向濤博士是中國癌症基金會腫瘤人文協作組副組長,《腫瘤防治研究》與《腫瘤研究與臨床》雜誌編委,在《中華醫學雜誌》《癌症》《醫學與哲學》等數十種國內外期刊上發表文章100餘篇,目前致力於醫學人文傳播與健康知識科普。

原文摘錄

「And there is a subtler reason to remember this story: while the content of medicin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its form, I suspect, remains astonishingly the same. History repeats, but science reverberates. The tools that we will use to battle cancer in the future will doubtless alter so dramatically in fifty years that the geography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might be unrecognizable. Future physicians may laugh at our mixing of primitive cocktails of poisons to kill the most elemental and magisterial disease known to our species. But much about this battle will remain the same: the relentlessness, the inventiveness, the resilience, the queasy pivoting between defeatism and hope, the hypnotic drive for universal solutions, the disappointment of defeat, the arrogance and the hubris.」 E... 在美國,幾乎每種新藥都會被當做潛在致癌物經受嚴格審查,即使該物質與癌症只有微小的聯繫,也會造成公眾的歇斯底里,令媒體焦慮不堪。但是人類所知最常見、最強烈的致癌物之一的香煙,卻能隨意地在各角落的商店裡用幾美元買到,實在是不可思議。

書評

這是我迄今為止讀過最好的科普書。

毫 無疑問,這是一本工程浩大的經典,一本詳實嚴謹的科學著作,同時,它也是一本史詩般的傳記。如果說寫作的對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寫作的結果,那這本書的主題 ——被作者稱為萬疾之王的癌症,在我看來,應該是長長的人類疾病名單中(其實不止人類),為數不多的、當得起如此禮遇的一名。

癌症這種極 其複雜的疾病,在科學史上占有無法低估的地位。尤其在近幾十年來,有關它的科學研究層出不窮,說是浩如煙海也不過分。要在不到五百頁中,將深奧繁難的科學 道理深入淺出地講給普通讀者聽,如果作者自身不具備相當的科學與寫作功力,這一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而在這一點上,本書作者Siddhartha Mukherjee得天獨厚——他任教於哥倫比亞醫學院,擁有自己的基礎科學實驗室,並屢屢在頂級雜誌上發表論文,對於這個領域的科研脈搏有着精準的把 握。他同時是一名癌症專科醫生,與許多病人有着直接的交流,這使得他能在殘忍的疾病與冰冷的學術知識之外,為書中引入鮮活、充滿感情的個人故事。此外,他 還是羅德獎學金獲得者,大概足以證明他的興趣、愛好與眼界不僅僅囿於學術研究與行醫治病。事實上,在書中他旁徵博引,行文結構嚴密而流暢,語言優雅大氣、 充滿跌宕起伏的節奏,絕不輸於許多文學著作。

要給一種疾病寫傳記,逃不開的兩個核心問題無非是「這是一種什麼疾病」以及「我們怎麼治療 它」 。這本書先將重心放在治療上,只是在點評各種醫療方法、介紹它們之間演變的淵源時逐漸引入一些關於癌症的基本生物學知識。而隨着醫學史脫開早期匪夷所思與 驚心動魄的蒙昧,隨着醫生與研究者們漸漸做出峰迴路轉、讓人叫絕的成果,作者也進一步引入更多、更深刻的關於癌症本質的討論,寫作的重心開始偏向於基礎科 學對癌症的認識。這樣的布局與脈絡,在我看來絕非偶然為之,而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結果,也許正是為了刻意映照科學史的發展—— 在人類對癌症的戰鬥與發展史上,治療與認識這兩條線索就不斷糾纏交錯,相輔相成。早期那些現在看來未免荒謬得令人戰慄的治療方法,也代表了先民對了解這個 世界勇敢而茫然的嘗試,而正是在漫長而黑暗的摸索中,人類積攢着關於自然和自己的知識,最終將歷史的車輪帶入了現代科學的晨光之中。從此不但創造出更合符 病理、更對症、更有效的癌症治療方法,也極大地繁榮了基礎科學的研究,進一步在廣度與深度上擴展我們對生命的認識。體會到作者行文的苦心,對理清自己對癌 症研究史的認識與理解,實在是不無裨益。

閱讀這本書時一個另一個體會是自己對醫學的感覺一直被左右撕扯,很難定位,一時覺得對癌症的認識 與治療在短短几十年前還古老荒誕得令人難以接受,而另一時又感嘆原來許多現在用來應對癌症的常規方法遠在百年前就已經成為醫界常態。事實上,由於人類壽命 的增長、檢測手段的進步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三者的作用大小依次遞減——癌症這種原本罕見的疾病,確實在近百年來才變得更加普遍,再加上社會對癌症研究 與日俱增的投入,癌症似乎成了現代社會的標誌,高懸在科研的前沿,有時候讓人忘記它實際上是多麼古老的一種疾病。而另一方面,由於癌症確實貫穿了整個人類 史,見證了我們這個物種的起源、演化與發展,我卻又常常忘記人類對它的真正了解與有力挑戰,不過是漫長歲月里最近一兩世紀的事情。這種古老與現代的對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映的也正是癌症這種疾病本身錯綜複雜、紮根於生物最基本最深層的核心的本質,以及由此而帶來的、人類對它的漫長征途。

這本脈絡分明的書不斷地提醒我去理解各種矛盾而統一的事實,修正我腦中的錯覺,以至於在看完之後,我再試圖回顧人類與癌症的戰鬥史,竟然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線索,真是令人欣喜。

癌 症,從本質上來說,是生命體的一部分的生長失去控制的惡性疾病。明確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類史上最早出現的癌症治療是手術切除這種直觀、簡單、符 合邏輯的應對方案——兩千五百年前的波斯女王Atossa身患乳腺癌之後,就讓貼身奴隸替她削下乳房。而麻醉術與抗生素出現以後,複雜的外科手術不再是 醫學的禁區,極端的切除手術更成為醫學界的主流。然而,癌症不是六指畸形,惡性腫瘤與良性腫瘤之間有着巨大的生物學區別,所以,不管施行切除的外科醫生在 技術細節上如何精益求精,由於這種方法並未觸及更深層的癌症本質,對於許多、尤其已經發展到晚期的癌症病人來說,並不能起到治癒的效果。

當 人們對生物體的認識深入到細胞的層面,就開始意識到癌症生長來自於細胞的惡性分裂、和繁殖(而不只是一團組織莫名其妙地長大潰爛),這時候,才出現了「殺 死癌細胞」的概念。主流的兩種療法——化療的放療——無一不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化療所使用的藥物,以及放療所使用的放射線,本身就是對任何細胞都毒性或破 壞性極強的物質。只不過它們往往對分裂繁殖中的細胞效果更為明顯,而癌細胞比其他正常細胞分裂更快,所以受到的損傷更大。這時的療法,對癌細胞的針對性、 特異性,實際上並不高。更令醫生與病人們感到無比沮喪失望的是,大多數對癌症有效的單種藥物,固然能在短時間內起到顯著的療效,卻無法阻擋癌症捲土重來的 腳步。

然而,正是在這個階段,現代醫學與藥學對癌症治療做出了最重要最具有突破意義的那些發現,也是在這個階段,醫學開始讓人看到了治癒 癌症的可能。實際上,針對癌症捲土重來而做出的那些努力,也幫助人類理解癌症發生髮展的根本的特徵。在這個階段,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華裔科學家李敏求。因 為這個故事讓我感受頗深,所以決定在此多花一些筆墨重述這段歷史。

五十年代,在美國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工作的李接手治療幾位患有子宮膜絨毛癌的病人。子宮膜絨毛癌是一種罕見而惡性的癌症,按當時化療流程治療以後,很多病人都會 在短期痊癒後又經歷復發。不過,這種可怕的癌症並非來去無痕,它會導致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尿液中升高,這也成為檢驗這種癌症的一個標準。李敏求 注意到,哪怕經過化療,癌症組織縮小甚至消失之後,在病人尿液中,hCG依然可以檢測得到。在書中,李被描寫成一個有些木訥、偏執到幾近古怪的人,他認定 尿液中的hCG,意味着病人體內還有少量癌細胞的存在。於是他堅持不懈地繼續對這些病人用藥,直到他們尿液中的hCG完全消失為止。NCI對李的做法異常 憤怒,指責他進行「人體實驗」,很快將他開除。可是,經過時間推移,人們發現,經過李治療的病人,幾乎無一人復發。直到今天,李的方法還常規地用在這種癌 症的治療中,而這種曾經無比致命的可怕疾病,現在享有幾乎百分之百的治癒率。

治癒任何癌症,都讓人歡欣鼓舞,但實際上,這項發現的意義超 出了具體癌症的本身:李的固執,使得他做出了癌症治療史上一項重大的發現——「癌症治療必須是系統的、長期的,哪怕病人體內已經看不到任何癌症存在的痕 跡。」這個結論,初看來似乎毫不出色,甚至讓人覺得平淡得不值一提,但我不得不臉紅地承認,看到這句話時,我覺鼻子像被人一拳打中,不由自主地酸了一酸。 也許是因為李的固執讓人感動,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因為在掂量這個發現背後深廣的意義時,足以讓我感到心跳加速。

其實,癌症治療,與使用抗 生素治療細菌感染,不無相似之處。急切繁殖求生的癌症,正如急切繁殖求生的病原體,它們使盡渾身解數,在自然選擇的戰鬥中孜孜求勝。而它們的法寶也頗有雷 同:通過修改基因,激發那些在正常生理條件下負責生長存活的機制,抑制那些促進細胞有序淘汰死亡的程序,使得自己獲得選擇的優勢。而正所謂宜將剩勇追窮 寇,對於病人來說,生機就存在於「斬草除根」之上,正如醫生堅持抗生素的使用必須完成整個療程,癌症治療也必須打長期艱苦的戰爭。事實上,數年後,李敏求 另一項研究成果——使用多種化療藥物治療睾丸癌——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這種系統根除戰的必要性。而在具體療法之外,意識到癌細胞與其他病原體、或其他生物 體之間的相似性,更具有極其深刻的科學意義。讀完這本書後,我去網上搜索李的生平,才知道他一生做出許多重要發現,曾是大名鼎鼎的Albert Lasker獎獲得者。我鬆了一口氣——那個因為正確判斷而被錯誤解僱的年輕人,終於證明了他當年的發現,並非幸運的偶然。

但是,不管是 傳統的放療還是化療,都並非僅僅針對癌症的特效藥。它們是十足十的破壞者,副作用也異常巨大。經過放療化療的癌症病人,無不經歷了難以忍受的痛苦,九死一 生地留在人間——還往往要在未來面臨癌症復發的噩耗。所以,醫學界一直在尋找更為特異的癌症療法。在早期,醫學與藥學界的發現大多基於盲目的試錯與篩查各 種化學物質,而過去數十年來基礎科學的發展,則終於為人類提供了基礎研究指導藥物開發的可能。書中提到的her2陽性乳腺癌的特效藥Herceptin, 就是這樣的一個例證。在這個部分,作者在描述了一例乳腺癌病人Barbara Bradfield令人歡欣鼓舞的旅程之後,謹慎地展現出對靶向藥物前景的樂觀。但我想,他作為一個科研者,應該很清楚基礎研究領域汗牛充棟的發現中,只 有極少數具有臨床意義,而這極少數之中,只有更少的一部分,能夠真正地被開發、進入臨床醫學。實際上在作者詳細敘述Herceptin的發現過程中,讀者 就不難看到基礎研究者(哪怕是科研界大拿、頂級科學家)往往忽略了自己發現的臨床意義,科研與開發之間,至今隔着寬闊的鴻溝,令人深深嘆息。

在 治療癌症之外,作者花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來介紹癌症的預防,作為一個拿着cancer prevention fellowship的流行病學研究者,我對這個方向的歷史與科研動態更為親切熟悉。這部分從數百年前清掃煙囪的歐洲男孩的陰囊癌開始講起,最終將重點放 在煙草與癌症篩查上。這毫不奇怪,煙草與癌症的關係幾乎是整個人類流行病學史上最顯著、最一致、也對公共健康影響最為深遠的發現之一,而哪些癌症篩查、或 如何進行癌症篩查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則是近年來科研界內外爭論不休的重要主題。而我進一步猜測,作者選擇它們,而非其他流行病題材,也許不僅僅是為了展現預 防的意義,或者強調流行病作為一個學科對癌症科學所做的貢獻,更關鍵的緣故,則是因為這兩者反映了科學與社會、經濟、政治、倫理,醫學科研與其他各行各界 之間意味深長的拮抗與互動。

事實上,作者在本書第一章選取Sidney Farber,而非其他醫生或科學家來開始本書,大約也正是因為Sidney不但是一個在科研與醫學方面做出重要發現的先行者,更重要的是,他後來成為一 位積極的社會活動家,以寬闊的眼界與驚人的熱情投入宣傳癌症的活動中去,在這方面做出了完全可以匹敵、甚至超出他的科學發現的重要貢獻。整本書中,社會的 進程與關鍵的歷史事件不斷與醫學科研的軌跡相交,影響着每一個醫生、科研者、病人、以及癌症史本身的命運。而作者以宏觀的視野、深入的分析、獨到的結論以 及史詩般的語言,將癌症有機地編織到人類社會之中,這,在我看來,正是本書優於許多其他科普讀物的重要原因。

而在所有科研、醫學、社會、 歷史的大詞之外,作者對個人的關注,為這本書添上了格外動人的色彩。在所有個人之中,他對病人細緻而克制的刻畫,尤其令人動容。實際上,這本書以病人始, 以病人終,似乎自始至終,作者都在提醒讀者,在癌症的背後,是一個個與我們血肉相連、氣息相通的個體。而某一刻我想,這些個體與癌症的故事,當匯集在一起 時,似乎也具有了超出個體的象徵性的意義——那,是一個物種不依不饒的、與一種致命的古老疾病的恆久戰爭。

在 書中無數個病人的故事裡,Germaine的故事,既不是最悲慘的,也不是最幸運的,既不是最鼓舞人心的,也不是最令人沮喪的——也許這是他選擇她的原 因?作為一種罕見的消化道癌症患者,Germaine在六年前已經瀕臨死亡,她想方設法加入了一種靶向新藥的臨床試驗,療效良好。但癌症終於在09年復 發,並終於奪去了她的生命。在與癌症曠日持久的戰鬥中,她生活中的一切都圍繞着癌症展開,帶上癌症的烙印,她一面適應癌症,一面挑戰癌症,她曾經取得勝 利,卻又最終落敗。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她只能「拿出全部的力量與尊嚴,轉動輪椅前去洗手間,似乎她已將這長達四千年的戰爭濃縮於此」(全書最後一句話)。

剛 看到這句時,我簡直不能相信Mukherjee會用如此近乎絕望的一幕來結束這本書——我一直在等待一句激動人心的、具有轉折性的警句,一句煽動性的、充 滿信心的口號,讓這本書,成為一篇面對癌症時人類寫下的永不認輸的戰鬥檄文。然而反覆品味之後,我卻又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醫生、研究者、癌症專家以他全 部的學識、邏輯、經歷所能提供給讀者的最大安慰。而作為一個癌症研究者,我自己又怎能不明白這裡面的道理?

在這場古老的戰爭里,當生命體 的局部與整體從唇齒相依發展到敵死我活的衝突、我們作為那個不幸的整體,所面臨的敵人是千萬年物競天擇中演化出來的精妙而複雜的機制。在複雜得令人眼花繚 亂的致癌因素之下,癌症所體現的是這個自然界最核心、最原始、最頑強的生存需要與能力。每一個癌細胞,都是一個扭曲的、發展的、比我們本人更強大的、適應 能力更高的,我們自己的終極版本。正因為如此,真正戰勝所有癌症的時刻,也許永遠不會出現在人類的歷史之中。而充滿諷刺——或具有哲學意味的,我們面對癌 症時的挫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體現了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在自然選擇中的勝利。

但是,哪怕我們不能像消滅天花那樣消滅癌症,在與它鬥爭 的漫長歷史里,一代代科學家、醫生、病人、社會活動家依然聯手探索新領域、做出新發現、進行新創造,打開新天地,不斷推進我們認知的前線。說到底,個體的 生命總有盡頭,而這些超越生存本能的,專屬於人類的智慧與情感,恐怕才是我們能向自然規律這個強大敵人炫耀的唯一東西吧?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