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甘蔗霜霉病

甘蔗霜霉病
原圖鏈接

甘蔗霜霉病,葉片染病初在葉上生與葉脈平行的線狀黃色條斑,後條斑不斷增多,出現間斷的紅褐色條紋,病葉瘦小,葉背常長有白色霉狀物,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變色部的葉組織逐漸乾枯。病株莖部出現畸形徒長並萌生側芽,纖維硬化,含糖量及水分下降。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甘蔗霜霉病

英文名: Sugarcane downy mildew

病原中文名: 甘蔗指霜霉

病原拉丁學名: Peronosclerospora sacchari(Miyake)Shirai&Hara

病原分類地位: 鞭毛菌亞門

病害類型: 真菌

 
甘蔗霜霉病
原圖鏈接

主要危害作物: 除為害甘蔗外,還可為害玉米。

主要為害部位: 主要為害葉片和莖部

簡介

甘蔗的一種真菌病害。病原菌是鞭毛菌亞門的甘蔗指梗霜黴菌(Scle-rospora sacchari Miy.)。病苗新葉上出現蒼白色斑駁,表面形成霜狀霉層,蔗莖細小矮化,嚴重時早期即死亡。受再侵染的植株心葉上出現退綠的斑駁,葉片展開後基部出現淡綠色條紋,隨病情的發展,病葉增多,條斑長度增加,並由淡綠色變為黃色、紅褐色,最後呈深紅色,葉尖的條紋可匯合成不規則大斑,整個梢頭部變成紅色,葉片窄而扭曲,病組織內產生大量褐色卵孢子。帶菌種苗是病害的初侵染源。夏季在溫暖潮濕的夜間,病菌產生大量的孢子囊,引起田間的再侵染。可選用抗病品種和噴灑藥劑等防治措施。[1]

形態特徵

Peronosclerosporasacchari(Miyake)Shirai&Hara稱甘蔗指霜霉,屬鞭毛菌亞門。異名SclerosporasacchariShiraietHara稱甘蔗指梗霜霉,屬鞭毛菌亞門。孢囊梗單生,上部膨大分枝,大小160~170×10~15(µm)。孢子囊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大小25~54×15~23(µm)。藏卵器黃褐色,大小55~73×49~58(µm)。卵孢子球形,黃色,在葉肉組織內形成。孢子囊產生適溫22~25℃,適宜相對濕度為90%。[2]

病原物

(1)形態:①孢子囊梗單生,大小(160~170)μm×(10~15)μm。②孢子囊橢圓形,大小(25~54)μm×(15~23)μm。③藏卵器黃褐色,大小(573)μm×(49~58)μm。④卵孢子球形,黃色。(2)特性:孢子囊產生適溫22~25℃,適宜相對濕度為90%。[3]

危害症狀

霜霉病主要危害甘蔗葉片和莖部。在發病初期,甘蔗葉片上出現條狀病斑,黃色,與葉脈平行,隨着病情的進展,病斑增多,出現間斷的紅褐色條紋。甘蔗霜霉病病葉表現瘦小,葉背有白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甘蔗發病葉片逐漸乾枯。甘蔗病株莖部畸形徒長,含糖量及水分下降。[4]

傳播途徑

甘蔗霜霉病病原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絲體在宿根中越冬。以孢子囊借風雨、灌溉水和昆蟲傳播。從甘蔗的幼芽或幼葉侵入。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株做種。重病地區或重病田避免用宿根連作。

2、在甘蔗霜霉病發病初期噴1∶1∶140倍式波爾多液,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 500~6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 500~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500~6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5]


相關視頻

注意啦!清明時節的甘蔗容易發霉,發霉的甘蔗有毒!


防治作物霜霉病有方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