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瓜棚趣話(王德榮)

瓜棚趣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瓜棚趣話》中國當代作家王德榮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瓜棚趣話

村後隊裡的那片白沙地,南邊種的芝麻粒兒花皮甜瓜,北邊靠河的十幾畝種的六月忙子脆皮西瓜。西瓜地西邊是順着河沿通往村裡的大道。這段地是隊裡的高產地,它兩面靠河,又是高台子地,因此旱澇保收。

小花爹每年都給隊裡看瓜園,他的瓜棚就搭在西瓜地的北邊,瓜棚旁邊的老榆樹上嘰嘰喳喳的響着喜鵲的叫聲。獨自坐在瓜棚里的小花,膽怯的看着遠處靜悄悄的田野。茂密的瓜秧下油油的西瓜像十三四的姑娘,個頭兒有了,卻稚氣未脫,離成熟還有一段時間。煞白的太陽被大片的綠色映的耀人眼,空中似乎漂着一股仙氣,大概是新澆過的西瓜地里藏着仙女,她們正在把七彩絲線拋向天空吧,沒有人在這麼熱的天還跑出來。

若不是她爹回去泥屋(泥是動詞,用泥覆蓋房頂,以防漏雨),小花可能正躺在大門過道里吹着過堂風呢。聽爹講聊齋故事裡的狐仙神通廣大,她擔心會有狐仙趁中午沒人突然出現,萬一自己被狐仙領進仙洞,那父親回來不就找不到自己嗎?

嗯!忽然遠處西瓜地里有個人影一閃,小花不敢再胡思亂想,壯了壯膽,拿起瓜棚里的泥叉,輕輕地走出瓜棚,一股熱浪卷着濕氣似乎要把她撲倒,小花扶着泥叉手搭涼棚,四下張望,哪來什麼人影!肯定是自己嚇唬自己,她很快躲進瓜棚里去了。

一陣折騰讓口乾舌燥的小花想起了爹臨走給她泡在井裡的甜瓜,她再一次探出頭來,確定四周無人後,來到井邊,泡在井裡的甜瓜還在。這大熱的天,吃一個冰鎮的甜瓜,真是一件非常爽的事兒。解開拴在木樁上的繩子,慢慢把盛在籃子裡的甜瓜提上來,張開半袖褂的前門襟,一個個拾着,要抱到瓜棚里。

突然,身後一個男孩兒的聲音,「喂!你在幹嘛?」她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等緩過神來扭頭一看,原來是三嬸家的國慶哥,看他渾身濕乎乎的,身後背着一個比他矮不了多少的大筐。「哎!國慶哥,你是不是又偷懶啊?今天三叔和俺爹商量着合夥泥屋,你怎麼跑出來了?」「走走,太熱了,先去瓜棚里再跟你說」,說話間國慶已經把籃子裡的幾個瓜放進自己的筐里。

坐在瓜棚的門板上,摟着瓜棚的柱子吃着涼絲絲的甜瓜,看着湛藍的天空,聽着老榆樹上喜鵲一個勁兒的聒噪。國慶眯起一隻眼,拿吃剩的瓜把瞄着「你說我能把它射下來嗎?」「能的你」。瓜把驚的一隻長腿的螞蚱一翅子挺出十幾米,隱在瓜秧下銷聲匿跡了。「你剛才是不是下河去了?」「你咋知道!」「看看你衣服上的'地圖』」,「啥呀!我這是出汗出的」,「這是啥!」小花在國慶的腿上劃了一下,一道白印馬上出現在他黝黑的腿上。「男孩子哪有不下河的呀!」「嘿嘿!回家不能告訴我娘啊!」

他們並排坐在瓜棚里,幾隻花喜鵲啄食着他們吐出來的瓜籽兒。國慶將腳丫翹上瓜棚頂,嘻嘻哈哈地講述着自己因為昨天傍晚砍草造假,在草筐里支了三根柳棍兒,被媽媽發現了,今天中午攆出他來再砍一筐草。小花也把腳丫放上去,四隻腳丫兩隻白,兩隻黑,兩隻肥大,兩隻細長。

它們在空中打起了腳戰,國慶抓住小花白嫩的腳丫兒,放在鼻子上嗅了嗅,掰着肉頭的大腳趾,仔細看着,「哎!你還是大拇指長來,人說大拇指頭長,疼爹不疼娘呢!」「胡說!我都疼!」李子的額頭上挨了一腳丫!還重重的印上三個腳趾印。李子嘿嘿嘿地樂着,使勁捉住那條杵着腳丫的腿。他忘了砍不滿筐,回去沒有飯吃的事。他抓住一棵從門板縫裡伸進頭來的尾巴草的草穗,輕輕地在小花的腳心裡遊走着。

小花咯咯的笑聲,驚飛了花喜鵲,嚇的正在偷吃的倉老鼠含着一大口瓜瓤不敢嚼了,抻起小腦袋,搖着鼓鼓的腮幫子四下張望,一隻肥胖的蛤蟆向瓜葉子下擠了擠,繼續鼓着肚子打瞌睡。「看我回家告訴三嬸兒去!」小花知道三嬸兒疼她,經常人前人後說拿小花當閨女養着,若不是兩家住鄰居,她都要請媒人上門提娃娃親了。小花娘暗自思量,俺的閨女識文斷字,將來是有大出息的人,就總是不以為然地笑笑說,你呀!先栽梧桐樹吧!

兩個八九歲的孩子根本不理會什麼娃娃親不娃娃親的,他們也不懂。國慶只知道,真讓娘知道了,自己少不了挨一頓胖揍。吃的滿臉是瓜瓤兒的國慶,看看瓜棚外的大筐里,少的可憐的那點草,已經蔫成一筐底兒了。[1]

作者簡介

王德榮,女1962年出生於濟南市商河縣曹家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