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璩姓與蘧姓同源,以邑名為姓。春秋時期,衛國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衛國君封於蘧邑,為伯爵,史稱蘧伯。蘧伯的後代以蘧為姓。據浙江江山縣石樑老譜序記載,晉元帝御筆易蘧為璩。受"劇、據"分別簡化成"劇、據"誤導,璩姓一度被錯寫成"琚",現在全國各地族人紛紛響應堅持文化自信號召,向公安機關申請糾正姓氏錯誤,成功恢復"璩"姓。
得姓始祖
蘧伯玉。璩氏的先祖為春秋戰國時衛國大夫蘧伯玉,相傳至東漢時,因中常侍蘧政罹難,族人避難易蘧為璩。後遷徙至浙江江山,至南唐,有璩瑗,任銀青光祿大夫,守閩貴,保境恤民,封西州侯,居貴溪。族譜中有唐朝聖旨和鐵券文記載。現各地璩氏族譜在"源流敘中"都認得姓始祖為蘧伯玉,自認是西州侯璩瑗之後。這也在北宋錢塘儒生編撰之《百家姓》中得以體現:"璩 豫章郡",貴溪屬豫章郡。最初所載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為"璩"。"璩"雖為小姓,亦不失源遠流長。蘧伯玉事衛三公(獻公、襄公、靈公),因賢德聞名諸侯。據《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訓》稱:"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魯,而天下莫能亡也;蘧伯玉以其仁寧衛,而天下莫能危也。故璩氏後人尊蘧伯玉為得姓始祖。
郡望
黎陽郡:西漢高祖年間設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這是濬縣設縣之始,治所在大伾山東北。
豫章郡:原為春秋時期的洪州之地,戰國時期秦國置為九江郡。楚、漢之際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陳時包有今江西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歷陵、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區。唐朝以後又改為豫章郡洪州,後期曾改為鍾陵縣,再後又改為南昌。
汲 郡:西晉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縣(今河南汲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汲縣,不久即廢。宋朝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衛輝縣。
堂號
黎陽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亦稱南昌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君子堂:源自春秋戰國時衛國大夫蘧伯玉。唐朝開元三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為"衛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為"內黃侯",並在河南省長垣縣縣城東南五公里的伯玉村建祠對他進行祭祀。
及聖堂:同"君子堂"。
石波堂:明朝進士璩光岳,任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後升吏部,著有《石波館集》。
西川堂:南唐良吏璩瑗,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封為西川侯,後裔因以為堂號。 [1]
璩姓考補
現全國各地多已將"璩"錯成了"琚"字,但璩姓人仍然把琚讀為qu,以致於現在本該是璩的人名和地名,絕大多數都寫成了"琚",如山西長治的璩寨村、湖北棗陽的璩灣鎮錯成了"琚寨村"、"琚灣鎮"。天底下的璩姓都是春秋戰國衛大夫蘧公伯玉後人,她已傳承了2000多年了,怎麼能在現代錯成了"琚"呢?
璩姓之先祖應追溯到周天子的姬姓。周公旦輔佐成王,分封諸侯時,將同父同母第康叔分封到衛地,建都朝歌,史稱康叔。隨着康叔到衛地的姬姓祖氏,其中一隻居住在蒲邑東不足5公里的一個丘崗上。這裡山坳中到處生長着蘧藕,蘧是荷花的另一種名字。蒲邑位於蒲水和濟水之間,古代這裡樹林成蔭,丘崗連綿,山清水秀,池塘窪地蘧花怒放。居住在這裡的先民,敬慕蘧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潔淨,就以物為地名,曰:蘧丘。居住在蘧丘一帶的周王室後裔,因輔佐衛國國軍康叔有功,其中一人被封在蘧丘,封曰蘧伯,後來又設置了蘧伯鄉。自此以後,這裡的居民以地名(蘧丘)以封爵(蘧伯)為姓,始有蘧姓。
蘧公伯玉,名瑗,生卒不詳,事衛三公(獻公、襄公、靈公),因賢德聞名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與善者,於齊晏嬰,於鄭子產,於衛伯玉。孔子幾次適衛,多居蘧伯玉家,可見孔子與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篤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裡,孔子問:"夫子(指伯玉)何為?"對曰:"夫人慾寡其過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贊伯玉之德,亦贊伯玉其使者。《論語》孔子贊:"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淮南子•原道訓》說:"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確是一位求進甚急而又善於改過的人。《了凡四訓》載:"昔蘧伯玉當二十歲時,已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矣。至二十一歲,乃知前之所改,未盡也;及二十二歲,回視二十一歲,猶在夢中,歲復一歲,遞遞改之,行年五十,而猶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過之學如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