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現代漢詩及其周邊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現代漢詩及其周邊》,ISBN:9787211088782 作者:伍明春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1]。《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2]云:「詩者,吟詠性情也」。只有一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

目錄

內容簡介

伍明春《現代漢詩及其周邊》系「閩籍學者文叢」之一,是作者近年現代漢詩研究的一個階段性總結。書分三輯,第一輯主要以魯迅、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林庚、廢名等人的詩歌寫作為重心,討論了20世紀20至40年代現代漢詩在詩形、詩質、詩意等方面的議題;第二輯主要內容是對於現代漢詩當下寫作現場的觀察與思考,試圖對之作一種多面向的呈現;第三輯內容除現代漢詩相關研究議題外,還旁涉若干當代散文、小說的批評話題,希望在二者之間建立某種對話關係。

作者介紹

伍明春,1976年生,文學博士,現為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協和學院文化產業系系主任,兼任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美學學會副會長。

目錄

第一輯詩史論衡

從「微雨」到「古鐘」——論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新詩中的象徵主義(002)

論《野草》對於中國新詩的藝術貢獻(029)

論戴望舒詩歌在1930年代的轉變(049)

論《現代》詩歌之於中國新詩的意義(073)

現代詩意的多向求索——論卞之琳、何其芳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創作(090)

從詩形到詩質的探求——論林庚、廢名等人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創作(118)

「粗暴的抱不平的歌者」——普羅派詩歌的再認識(146)

第二輯現場觀察

「只有大海沒有倒影」——論湯養宗的詩(170)

新詩寫作疆域的開拓——論臧棣的「系列詩」(182)

重構女性與世界的關係——翟永明《女人》組詩簡論(195)

先鋒的守夜人——論余怒的詩(202)

心靈瞬間和時代脈搏的互證——論劉登翰的詩(213)

沉入詞語,升華詩想——評楊健民詩集《拐彎的光》(225)

「拽緊」與「鬆開」——讀繆克構的詩歌近作(231)

全方位張揚藝術個性——讀蘇忠的散文詩(236)

「向後」的精神行旅——讀蘇忠的詩(240)

純棉一樣的輕逸美學——讀葉來的《純棉》(244)

重新獲取愛和自然——讀林宗龍的《雨的變奏曲》(249)

話語的滑行和詩意的渙散——讀立揚的《晨霧》(253)

這一代人的夢和痛——讀焦窈瑤和陳雲昭的詩(257)

第三輯周邊視野

現象批評、文本細讀和理論概括——論孫紹振新詩研究的三個向度(262)

現代漢詩的本位尋求——論王光明着《現代漢詩的百年演變》(274)

文學批評的底氣、地氣和銳氣——重識李長之的當代意義(286)

從外在參照到內生血肉——百年新詩視野中的歌謠資源(292)

文學場與政治場相互借力——論早期新詩的政治話語(303)

早期新詩話語場域中的「小詩」——以冰心為考察中心(317)

抒情姿態的變化——現代漢詩與民生關係的一種考察(332)

文類焦慮、文本策略和理論野心—— 「在場主義散文」芻議(344)

想象歷史的另一種方式——余秋雨《一個王朝的背影》簡論(356)

民族身份文化敘事文類意識——論鍾紅英的散文(362)

與其空洞命名,不如潛心詩藝——我看「第四代詩歌」(371)

「詩歌朋友圈」:機遇與挑戰(376)

文類秩序與現代經驗相生互動——以福建當下散文詩寫作為例(379)

沉寂時代的敘事話語——評本期小說專號(385)

學術簡表(389)

後記(392)……

參考文獻

  1.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豆丁網,2019-11-16
  2. 滄浪詩話,中華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