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滅鼠記(吳利強)

滅鼠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滅鼠記》中國當代作家吳利強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滅鼠記

一個冬夜里,我躺在溫暖被窩里睡得正酣,突然感覺有個毛茸茸的小東西「哧溜、哧溜」地鑽進了被窩,它一會兒跳上我的手臂,一會兒又順着身子跑到腳下,睡夢中我把這個小東西想象成自家可愛的小貓,因為它怕冷,所以就不請自到了吧。這樣想着,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微笑。但轉念一想,如果是貓,它肯定會安然自得地蹲在被窩口,然後雙目微閉,鼻中「嗚嗚」有聲,就像在念一種心經。然而,這個小東西怎麼會在被窩裡不安分地亂竄呢?這樣一想,我猛然驚醒了,隨即大喊一聲「老鼠!」

父親睡在我的旁邊,他立時拉開了電燈,連忙問:「在哪裡?」

「在被窩!」我嚇得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

「快揭開被子呀!」經父親一提醒,我慌忙拉開被子。

「唰唰!」一隻小老鼠蹦出被窩,然後「嗖」的一聲跳下炕沿倉皇逃走了。

「該死的老鼠!」父親咒詛道。這是發生在兒時最叫人驚心動魄的一幕。曾記得,兒時的農村老鼠特別多。老鼠一般晝伏夜出,白天,人們忙忙碌碌、進進出出,它們怕遭人喊打就不輕易出洞。可是一到晚上,老鼠的活動便猖獗起來,它們好像過節娶媳婦一樣,肆無忌憚地從院子、牆頭和屋檐不緊不慢地跑過,借着夜色的掩護,有的鑽進糧倉,有的跑進灶房,還有的已經「酒足飯飽」,就開始東啃西咬:面櫃被咬開了一個破洞,籠屜被咬去了半截竹條,木杴被咬去了一角,衣物被咬爛了,就連門框都被咬去了一條棱……它們犯下的罪行簡直罄竹難書。看到被老鼠破壞的家具器物,我問父親:「這些東西不能吃,為什麼它們還不肯『嘴』下留情?」父親回答我:「老鼠是一種齧齒動物,它的牙齒很鋒利,長得也快,吃飽後喜歡啃硬東西,一是為了磨牙,好讓牙齒變得更鋒利,一是防止牙齒長得過快而合不攏嘴。」聽了父親的解釋,我竟然突發奇想:如果不讓它們啃東西,上下牙齒一定會戳穿自己的嘴巴吧,呵呵……

然而後來,我始終沒有發現有因着牙齒過長而自殘的老鼠。看來,消滅這些可惡又骯髒的害蟲只能靠人類自己了。貓是老鼠的天敵,只要家裡養只貓,管教老鼠們有來無回。

父親最初從集市上買來一隻大花貓,為防止它逃脫,先把它拴在屋子裡足足養了一個月,一個月過後,本想着放開它為我家除害捉鼠,誰料,它看屋門開着,竟「義無反顧」地撒腿逃出了家門,等我們全家人出門尋找時已全然不見了蹤影。經一事長一智,從此,我們知道了老貓是餵不熟的主,只要它知道回家的路,終究會有逃走的一天。

之後,父親從舅家捉回一隻剛滿月的小黑貓。我看到它的時候,父親是從一個黑色布袋子裡掏出來的。我疑惑地問:「為什麼不把小貓捉在手裡,而是裝進密實的黑布袋子裡呢?」

父親笑着說:「你忘了咱家第一隻貓是怎麼丟的嗎?就是因為讓它看清了來時的路,它才尋着老路逃回去的。」哦,我明白了。

以防萬一,我們還是先將小貓關在屋子裡圈養起來。我和姐姐時常給小貓喝牛奶,餵膜片,經常跟它逗着玩,用不了多久,小貓就跟我們全家人混熟了,它也把我家當成了自己的家,真心實意地安家落戶了。有了貓的家庭就是不一樣,只要隨時能聽到貓的叫聲,屋裡屋外就沒了鼠的蹤跡。往日裡從屋外跑來的老鼠很多,現在也幾乎銷聲匿跡了。小黑貓逐漸長大,它捉到的老鼠也越來越多,不管是小鼠,還是大鼠,它都統統拿下,有的吃掉,吃不了的咬死後扔在一邊。有貓的日子,鼠患基本平息,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那些「偷吃賊」亂吃喝亂拉撒了,每個夜晚,我們的夢也做得更香甜了。

兩年後的一個中午,當母親走進灶房準備開始做飯的時候,我家那隻已經長得膘肥體壯的黑貓猛然間從鍋灶旁的柴草堆里一躍而起,發瘋似的亂跳亂撞起來,它一邊狂跳不止,一邊發出悽慘的叫聲,叫聲里含着痛苦的呻吟。繼而,貓兒從灶房跑到院子裡,又挨個跑遍整個房間。父親憂鬱地說:「貓兒可能中毒了,而且還不輕。」

姐姐連忙說:「聽說仙人掌可以解毒,我們不妨試一試。」想到就做,我趕緊拿根木條剝掉仙人掌上的刺,隨後從花盆裡拔出來,姐姐找來石臼把仙人掌很快搗碎,然後,我們全家人一起逮住了發狂的貓兒,很小心地掰開它的嘴往裡灌仙人掌的汁液。但是,一切都為時已晚了——貓兒不停地口吐白沫,漸漸變得奄奄一息。

貓兒的死亡讓我們全家人悲痛哀傷了好幾天。幾天過後,老鼠們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再不幾日,它們照常我行我素,幾乎要將家裡鬧翻天了。每個夜晚,在我們全家人都靜靜地躺在炕上即將入睡的時候,總會聽到閣樓上傳來「咚咚咚……」的響聲,就像誰敲響了戰鼓,那是老鼠們追逐嬉鬧開始「大聯歡」了。這樣的夜晚常常攪擾得父親轉輾反側,難以入睡。我知道,父親勞動一天後早就累了,不在乎嘈與不嘈,而是心疼一年來辛辛苦苦打下來的糧食。父親終於忍不住了,他穿上衣服下了床,一手拿過手電筒,一手操起一根韌性十足的竹棍,把梯子輕輕地搭在樓邊,就悄悄地上了閣樓。閣樓上有大小兩個麥包,一個裝着玉米,一個裝着麥子。父親循着窸窸窣窣的聲音,躡手躡腳地走到麥包前,然後突然打開手電筒,一束強光立時罩住了正在偷吃糧食的老鼠,老鼠一時傻了眼,來不及逃竄,父親舉起手中的竹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啪啪」抽打下去,只聽老鼠「唧唧」兩聲就斷了氣。老鼠的機敏眾所周知,父親並不是每次都能十拿九穩地打死一兩隻貪吃的老鼠,往往是人還沒有走到跟前,老鼠們聽到動靜便「溜之大吉」了。

無論夜裡打死或沒打死老鼠,等父親第二天天亮後上樓再次查看時,總會在遮蓋麥包的木板和磚塊下方發現一層被老鼠咬碎的糧食,每每看到這一慘狀,父親不由得會唏噓不已。

[1]

作者簡介

侯雪梅,五十年代出生,六十年代始求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