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灌木柳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灌木柳

學 名:Salix saposhnikovii A. Skv.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楊柳目

科:楊柳科

屬:柳屬

組:灌木柳組

種:灌木柳

命名者及年代:A. Skv. ,1961

灌木柳(guàn mù liǔ),學名:Salix saposhnikovii A. Skv. ,是楊柳科柳屬灌木,高約1米。當年生小枝常有短絨毛,後無毛,栗色,有光澤。葉長橢圓形至披針形,或長圓狀倒卵形。花與葉同時或葉後開放,雄花序短圓柱形或長圓形;果序長3-3.5厘米,果序梗有絨毛,基部具小葉片;子房卵狀圓錐形或長卵圓形,有短絨毛。蒴果褐色,被短絨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分布於中國新疆阿爾泰山區)。俄羅斯蒙古北部也有分布。生長於海拔1800-2000米的山區河流沿岸、低濕地或林緣。 可供建築用;柳條可編制筐、籃、箱等;樹皮含單寧,供工業或藥用。也是綠化、保持水土、防堤固岸的優良樹種。 [1]

目錄

灌木柳形態特徵

葉長橢圓形至披針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2-6厘米,寬0.5-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齒,稀幾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成熟葉兩面無毛;葉脈明顯。

花與葉同時或葉後開放,雄花序短圓柱形或長圓形,長1-2厘米,粗約0.6厘米;雄蕊2,花絲離生,無毛; 苞片披針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頂端鈍,淡褐色或暗褐色,兩面有長毛;腺體1,腹生;果序長3-3.5厘米,果序梗有絨毛,基部具小葉片;子房卵狀圓錐形或長卵圓形,有短絨毛,子房柄和花柱均短,長約0.5毫米,柱頭2裂;苞片和腺體同雄花。 蒴果褐色,被短絨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灌木柳產地生境

灌木柳生長於海拔1800-2000米的山區河流沿岸、低濕地或林緣 。大部分生長於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區。它們具有喜濕潤、疏鬆、肥沃土壤和耐水濕、生長快、萌芽力強、容易繁殖的一般習性,但又有各自不同的個性。如檉柳能在中度鹽鹼地旺盛生長,也能生長在氯化鈉為主、含鹽量高達1.2%的土壤上(幼苗耐鹽力較低,要開溝洗鹽)。同時耐乾旱、嚴寒和酷熱,在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下,地下水位較低的荒漠、半荒漠地帶能正常生長。

分布於中國新疆(阿爾泰山區)。俄羅斯和蒙古北部也有分布。

灌木柳栽培技術

灌木柳的品種很多,各地分布的天然灌木柳多達幾十個品種,從中選擇當地集中連片,生長快,柳條柔韌,質量好、產量高,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蒙古柳、簸箕柳、細枝柳、卷邊柳、三蕊柳、紅毛柳等進行埋條,扦插擴大繁殖,建立柳條林生產基地。

為提高柳條林地土壤肥力,補充地力的過度消耗,促進灌木柳的生長,提高萌櫱能力,增加產條量,最好每年5-6月對柳條林追施1-2次速效性肥料,每公頃追施硫酸銨600千克左右。如有灌溉條件,每年引水灌溉2-3次。尤其當氣候乾旱和土壤較乾燥的情況下,採取灌溉措施,對促進柳條生長具有明顯效果。及時鏟趟,疏鬆土壤,消滅雜草。

灌木柳條分白條(去皮)和黑條(帶皮)兩種。伏天收割白條,秋後採收黑條。收翻白條以二伏天進行為好,最好選晴天早晨進行,當天將去皮的白條曬乾,以免白條變色發霉,降低條材質量。割條要用快刀,防止劈裂,留茬要低,約2厘米左右。連年伏天割條,養分消耗過多,易引起根株老化,發條不好,質量降低。因此,伏天割條連續進行2-3年後,要停止割條一年,以便養茬恢復樹勢。

柳條林連年割條,使根茬逐年提高,引起根茬老化,出條少,長勢弱,柳條細,產條量和條材質量明顯下降。因些,每隔3-5年在冬季或早春休眠期樹液尚未流動時進行平茬。一般用鋒利的鎬、斧、砍刀齊地面將根樁砍掉,切口要平滑,切忌劈裂,以利於萌發新條。平茬更新後萌條數量增多,分權少,削度小,提高了柳條的產量和質量。

柳條林經營十多年以後逐漸老化,長勢衰退,甚至死亡。因此,凡是老化、腐朽、長勢衰退、死亡的植株,應及時刨除,重新補植或營造新的柳條林。

灌木柳病蟲防治

灌木柳發現柳蘭葉甲的危害,及時噴灑800倍液速滅殺丁進行防治,也可利用其假死習性搖動柳條震落捕殺。柳毒蛾幼蟲取食柳葉,危害盛期5-7月可用50%敵百蟲乳劑500倍液,噴灑防治。

灌木柳主要價值

灌木柳是叢生的小灌木,生長快,根系發達,萌櫱能力強,繁殖容易,適應性強,是營造水土保持林、固沙林的優良灌木樹種。由於灌木柳的柳條柔韌、潔白、光滑,又是編織生產的優良原料。利用白柳條編制的花藍、果藍、菜藍、食品盒、洗衣筐等編織品,由於編工精細,造型美觀,經濟實用。具有很高經濟價值。

參考來源

  1. 灌木柳,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