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潘安湖位於賈汪區大吳鎮和青山泉鎮境內,為權台礦和旗山礦地下採煤塌陷區域,總面積1.74萬畝,是賈汪區內面積最大的採煤塌陷地。[1]

目錄

簡介

潘安湖是一個當代人工湖,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地處徐州主城區與賈汪城區中間地帶,距兩地均約18公里。該處本無湖,原是徐礦集團權台礦和旗山礦的採煤塌陷區域。2010年3月,賈汪區正式對採煤塌陷區實施改造。規劃總面積52.8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16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全面結束,投資14億元,開園總面積達1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9.21平方公里,栽植大樹16萬棵,花卉植被100萬平方米,水生植物98萬平方米,品種300餘種,大小19個濕地島嶼。

2012年台灣作家張曉風來徐州尋根祭祖時對潘安湖評價:「一潭碧水,用人工的方法,補救了另外一次人工的失誤。詩人徐書信賦詩讚曰:「鷺影飛舟何處飲,池杉岸柳初成蔭。潘安五月雨蛙鳴,璀璨榴花千里沁。」 」2013年11月,潘安湖水利風景區被水利部評為第13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2014年6月,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潘安湖濕地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6年1月,國家旅遊局和環保部擬認定江蘇省徐州市潘安湖濕地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氣候特徵

溫帶季風氣候

自然資源

景區共栽植大樹喬木16萬棵,灌木及地被100萬平方米,水生植物98萬平方米,完成22個精品綠化標段。景區內24座橋樑、12座碼頭、12個停車場、11公里的環湖路、7公里的游步道、10公里的木棧道及環湖路8項地下市政管網鋪設施工結束,綠化和基礎設施工程已基本完成。一個垂柳依依,香蒲甜甜的生態景觀濕地公園呼之欲出。

景區西部醉花島占地5萬平方米,是景區7大島嶼之一。該島以花為主題,打造四季有花,三季長青的景觀效果。漫步其中,香樟、朴樹、廣玉蘭等喬木鱗次櫛比,垂絲海棠等各種花卉爭奇鬥豔,風景宜人,此情此景令人神往。

景點介紹

潘安古鎮

位於賈汪區潘安湖濕地公園內潘安古村島上,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是徐州市「三重一大」項目,也是潘安湖景區內一個重要景點,古鎮工程現已全部完成。

古鎮設計為北方民居的建築風格,並引入現代建築元素,所有街道為舊青石板鋪裝,蜿蜒曲折,曲徑通幽。同時借鑑南方濱水建築的空間體系構造,內外湖駁岸親水平台、曲折長廊增加了與自然契合的樸素秀氣。建築使用古老的施工工藝,木雕石刻、磚瓦石均為收購老磚老瓦。青石小巷、青磚黛瓦、百年古樹,處處彰顯古鎮古色古香的歷史風貌。

南湖公園

賈汪區潘安湖工程二期——南湖公園2015年已建成,「十一」正式開園運營。景區另一項年度城建重點工程潘安古鎮項目正在快速推進中,建成後將與潘安湖一期濕地公園、二期南湖公園共同打造最美鄉村濕地景觀。

潘安湖濕地公園以濕地景觀遊覽觀光為主。二期南湖公園更突出公園的遊樂功能。9月23日上午,記者站在南湖公園正中的冒險島向四周眺望,只見南湖120公頃的水面波光粼粼,金沙灘像一彎新月橫臥在南湖正中,水樂園遊樂設施多種多樣,景區標誌「鷺飛魚躍」雕塑與金沙灘隔湖相望,六大主題景區散布湖周邊,一條蜿蜒的環湖路串聯其間。記者注意到,雖未正式運營,但南湖公園已吸引不少遊客,滿載的觀光電瓶車快速地穿行在環湖路上。

「潘安湖二期以南湖為核心,在煤礦塌陷地形成的大面積水域基礎上,打造集遊覽觀光、生態宜居、旅遊度假、鄉村民俗體驗等為主的最美鄉村濕地景觀。」潘安湖風景區管理處黨工委副書記周生寶介紹說,潘安湖南湖公園分為濕地科普展示景觀區、入口及濕地主題景觀區、濕地娛樂景觀區、潘安文化形象展示區、鄉居度假區五個部分,占地約3880畝,水域面積約1810畝,濕地面積303畝,總投資約2.8億元,「十一「正式運營。[2]

鳥島

濕地保育及生態觀光區島嶼面積約2000畝,該區域為潘安湖生態經濟區景觀亮點。遊人遊覽為船型遊覽,不登島, 經過大面積水生蘆葦、蒲草、香蒲地,沿途空間虛實變化豐富,聚合有序,或層層疊疊,荻花瑟瑟;或曲徑通幽,香荷田田;或水路漣漣,水禽咯咯。該站點實為濕地景觀體驗,為此沿途通道布置了長約1公里現行的觀鳥棧道,布置200個室外觀鳥望遠鏡,可容納近千人觀鳥遊覽,同時,在鷹眼台設置登高遠眺整個濕地保育區的觀景處,以及鳥類養殖和集中的鳥食投放處,吸引過境的鳥類棲息生活。

鳥島位於東側濕地,島嶼面積約25畝。島上種植茂密的適於鳥類棲息生存的喬灌木和地被,四周水面種植層次豐富的天然水生植物,形成適於水禽、鳥類生長棲息水路連連,水禽咯咯的鳥類和水禽生息繁衍基地。

神農氏雕像

一尊9.9米的神農氏雕像安裝在潘安湖最西側,作為弘揚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代表,神農氏雕塑成為園區重要標誌。 神農氏雕像整體造型粗獷有力,雙目堅毅,頭部略低,俯視蒼生,展現了部族首領的強壯與威嚴;身披斗篷,赤腳而行,體現了遠古先民艱苦的生活狀態。神農雙手托起神農百草經書卷,將其一生心血和生命奉獻給炎黃子孫,厚澤百世。

二十四節氣雕塑

二十四節氣雕塑整體呈方形,共分三段,寓意中國傳統的「天地人」和諧統一的文化思想。 雕塑上部為「天」,刻有雲紋與日、月,寓意風調雨順。

雕塑中部為核心部分,正反兩面有篆書的節氣名稱,一側有雕刻的與該節氣相對應的花朵,旁邊雕刻的節氣歌簡單明了地將節氣的意義闡述出來。另一側刻着金色的節氣釋義,詳細地將節氣的內容表達給觀者;而貫穿上下的麥穗紋樣將農耕與節氣的聯繫注入其中。

雕塑底部為「地」,刻有山水紋案,寓意五穀豐登,滋養萬物。雕塑上銘刻二十四節氣與中國傳統醫學養生相結合的內容,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自然和人類自身的思索,以及順應四時、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旅遊信息

門票

成人票20-40元 套餐60元

開放時間

9:00-17:00 [3]



參考資料